□ 莫兰
这两天,看完了最近上映的催泪亲情故事《寻梦环游记》,感触良多。每个家都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点点滴滴写满了故事,而亲情就像贯穿始终的金线,家风则如同页脚的序号次第传承,牢牢将这本书装订完整。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跟同事徐哥闲聊时,听他讲起的一个关于女儿的故事。徐哥的独生女儿是个“80后”,年方30岁,一米六几的个子,气质很好,已成家,是一个3岁小男孩的妈妈。她的职业身份是社区全科医生,还在全市社区医生评比里拿过奖。每每说起女儿,徐哥的脸上从来都是掩饰不住的满满的骄傲。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4月的天气,阳光明媚,乍暖还寒,徐哥一家人去公园游春。徐哥的爱人游玩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息。因为她那段时间身体不太好,一直在吃中药,为了不耽误药效,这次出门也带着熬好的一次性汤药包。眼看到了喝药的时间,她掏出汤药包,摸了摸,凉冰冰的,摇摇头又放下了:“哎呀,太凉,算了,不喝了。”公园里虽然也有游客服务中心,但并不提供加热中药的服务,所以药是白带出来了。
这时,女儿带着孩子跑过来了,看到野餐布上的汤药包,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没吱声,默默地捡了起来,又招呼孩子玩儿去了。
徐哥也没在意,两口子坐着聊着天儿。
过了好一会儿,女儿又一阵儿风似的跑回来了。她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了那包汤药,递给了妈妈,然后又转身陪孩子玩去了。原来,她是用自己的身体来给药包加热!
徐哥的爱人捧着那包还带着女儿体温的汤药,眼睛湿润了。徐哥的心头一震,半天缓不过劲儿来。看着远处女儿奔跑跳跃的背影,夫妻俩又是感动,又是欣慰。
说起这个故事时,徐哥眼睛里还闪着泪光。他特别感慨:“古代有割肉治母病,想不到,现在女儿会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药包送给母亲。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件事,她可能当时也没有考虑那么多,就自觉不自觉地做了。我们都以为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事,娇生惯养,但却在不经意的时刻,被他们所感动。应该怎样对待父母长辈,女儿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徐哥的家事我是了解一些的,他们家有许多规矩和讲究。
从老一辈起,他们家就特别重视家庭的仪式感。每周固定的日子,就算再忙,全家都要回家吃顿团圆饭。吃饭时,必须等全家人都到齐了才可以动筷子,小孩子也不能破例。这是一种仪式感,也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
徐哥3岁的小外孙,以前吃完饭都是用手指隔空戳着各位长辈问:“你、你、你吃完了吗?我要去玩。”为这,没少挨批评。慢慢地,这个没大没小的坏习惯被扳了过来。现在,小家伙会特别彬彬有礼地用手掌比着各人,问道:“您吃完了吗?爸爸吃完了吗,妈妈吃完了吗,爷爷吃完了吗,奶奶吃完了吗?我吃完了,你们都吃完的话,能带我去玩吗?”如果大家还没吃完,他会“很有眼色”地乖乖“告辞”:“我吃完了,我先去玩了。”
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外孙也有模有样地学会了仪式感——不管多困,手上在忙着什么,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出门时,他都要追出门口,跟爸爸大声说再见,小大人儿似的叮嘱道“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再跟妈妈拥抱一下,小手拍拍妈妈,嘱咐说“好好工作”。那认真劲儿真叫人忍俊不禁,小话儿却令人暖心。
这些规矩和讲究看似琐碎寻常,实际上就是家风家训的传承,而这种传承更多的是蕴藏在潜移默化当中,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
朋友L也给我讲了一个言传身教的故事。4岁半的小侄子可可超级喜欢黏着她。可可很聪明,但有一个坏毛病,爱欺负奶奶,嫌弃她啥都不懂还唠叨。每次有好东西吃的时候,可可很乐意给L,但就是不肯分给奶奶。L观察到了这点,心想必须给他扳过来。
有一次,可可打开一包饼干,自己拿了一块,又递了一块给L。L很开心地谢谢他,然后当着他的面转身递给了可可的奶奶:“妈,您先吃。”可可瞪着大眼睛看着这一切,没有吭声。
下一次,还是如此。
第三次,可可掏出一块巧克力,一反常态没有先递给L,而是给了奶奶:“奶奶,您先吃。”
L知道,自己成功了。
其实从小到大,身处于家庭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家风家训的熏陶——有仪态要求,比如不许叉着腿、不许斜眼、不许驼背、不许嘬牙、不许抖腿、吃饭不吧嗒嘴、不许搅菜、不许咬筷子;有礼仪规矩,比如见长辈要称呼“您”,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有处世原则,比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身正不怕影子斜……它们如同每一个家庭特有的DNA,成为我们终身的烙印,就像乌鸡的乌,乌到了骨头里。它可能是那一包带着体温的药,也可能是那一块先递给奶奶的巧克力,尽管形态各异,但内核却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