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立场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光棍节”当天下午,在郑州师范学院爱情心理学的课堂上,数十名学生展示了自己对拥有爱情以后的自画像。据了解,郑州师范学院今年9月新开设了一门“爱情心理学”选修课,学生除了能学会怎么谈恋爱外,还能获得学分。一经开设即爆满。
大学生谈恋爱,已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虽然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部分大学生在婚恋和两性关系问题上表现出盲目性,有的为了恋爱而恋爱,在爱情路上盲目无措甚至伤痕累累;不少学生因为恋爱耽误了学业,错过了大学期间其他必要的人生经历。在大学开设“恋爱心理学”等课程,把恋爱教育当作一项专业知识来授课,有助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解决在恋爱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放心,可谓是务实之举。这门课受追捧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情感教育”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映射出他们在面对情感问题时的困惑与迷茫。
其实,开设恋爱课一直被视为先进国家的教育开放和与时俱进的表现,国外很多名校早已有了类似的公开课。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圣母大学都有关于婚姻与爱情的选修课,相当受欢迎;韩国延世大学也有一门选修课叫做“恋爱学”,一座难求;新加坡公立大学专门开设了恋爱课,培养学生“爱的能力”;牛津大学的《爱情微讲座》、耶鲁大学的《什么是爱情》等恋爱课堂,早已深入人心。相较之下,我国的恋爱课程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后续发展空间。
教育以人为本,不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关心他们的情感世界。尽管我国一些高校都先后开设了恋爱课,但目前全国高校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有关大学生情感、恋爱、婚姻心理等问题的疏导教育和管理体系。各高校不妨将局部经验化作普遍做法,建立健全相应的辅导、教育、疏导和管理体系,并组织专门的人、财、物对其进行落实,向大学生讲解恋爱风险、恋爱安全以及爱情伦理等知识,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感情问题,填补学生情感教育的空白,让爱情之花开得更加健康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