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2月25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 新女性 探索 调查显示:近半农民不愿到村卫生室就诊 韩国政府高买低卖农产品 《乡约》揭晓中国最美爱情故事 粮价下跌,种粮大户盼扶持 老茶园技改 增产又增收 毛竹加工富竹农 小山村打出魔术牌 带火乡村游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8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茶园技改 增产又增收

□ 周金泉

入冬以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天禾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向明全,在基地流转的一片片老茶园里巡回指导技术。向明全说:“通过老茶园技改,1亩地明前可采干茶15斤、明中采60斤、夏秋采60斤。而技改以前,1亩总共才采干茶60斤。”

这只是达川区老茶园技改的一个缩影。今年开春以来,达川区大力实施老茶园技改,一个个荒废多年的老茶园起死回生,目前技改面积已达1000亩,亩均增产30公斤左右,助农增收约540万元。

茶叶是达川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鼎盛时期,全区近50个乡镇都种茶叶,茶园面积达4万余亩,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外出打工的人增多,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老茶园脱管、失管的问题相当突出。

2009年,曾在江浙做茶叶机械生意的李继平返回家乡,在达川区龙会乡张家山茶场承包了500亩老茶园,探索茶叶技改,随后几年,菜叶亩产和产值连续增长。

2011年,达川区茶果站也开始探索老茶园技改。据介绍,区茶果站采用了李继平的模式,对茶树进行修剪,只留短的桩头,让其抽发新梢,并对老茶园进行中耕,施液态肥,促使老茶园产量恢复性增长。同时,区茶果站采用了绿色防控和配方施肥技术。这样下来,老茶园当年即可投产,优质茶的比例由20%提高到50%。

随着老茶园技改探索的成功,达川区茶果站在今年清明后,鼓励3位业主承包了900亩老茶园,同时区茶果站也承包100亩老茶园建立示范基地。

“老茶园技改就是要增加茶树抗病虫能力,多发新芽,提高产量。我们一方面在帮业主做茶园规划时,给一些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除新发展茶园外,还鼓励他们对承包范围内的老茶园进行技改。”达川区茶果站高级农艺师艾相臣说。

艾相臣介绍,该区茶果站今年开春成立专家技术团队,制订了技改实施方案和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对业主进行指导。同时,区上给参与技改的业主提供鼓励政策,在今年底技改验收后,区上给予200元/亩补助,并将区上的涉农项目向业主倾斜。

在李继平最早实施技改的老茶园里,管理人员向明全介绍,老茶园每隔5年就要技改一次,今年是他们第二次技改。他们的经验是重修剪,只留根须;台刈,贴着地皮修剪;修篷,“剃光头”,这样可以“多发腋芽,增加采摘量”。

向明全说,老茶园技改,采用的是托管模式,将茶园分包给当地几个种植大户管理,再由他们去请周围的村民来对茶园进行日常管理。

“全区有4万亩老茶园,真正能进行技改恢复的只有三四千亩。我们的思路是一边技改,一边发展。”梅国富说,“确实不能恢复的老茶园就要淘汰,引种换代,栽植好品种。”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