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中国城乡卫生调查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京发布《健康中国与卫生事业改革·基层健康治理与诊疗服务》调查报告,该调查于7~8月在河南、山东和四川三省农村地区展开,共调查了6766名农村居民、2983名城乡医生和4400名患者。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首诊呈现“小病不出村”成效好,农民弱势群体趋向基层首诊,高资历医生认同基层首诊等现状和特点,总体上看“方向向好”。但是,基层首诊在推行中仍面临一些梗阻,具体表现为医保制度不完善、机构条件不充足和业务培训不到位等,使基层首诊兜底作用发挥受限。
医保制度不完善,农民不愿去。报告显示,42.67%的医生认为“农村流动人口要返乡就诊才能报销医疗费”是医保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25.42%的医生认为基层卫生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不合理。不完善的医保制度弱化了基层首诊的政策引导作用。
机构条件不充足,农民往上跑。调查显示,68.16%的医生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差且不足,药品不齐全”;农民患常见病时因“诊疗水平”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占比为21.76%,远低于选择县医院及以上医院的71.46%。
医生技术不到位,农民真担心。报告显示,在参加过培训的医生中,仅有48.05%的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培训;同时,有48.34%的农民因为“担心医生技术”而不愿意到村卫生室就诊。
自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意见》以来,基层首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该如何深入推行基层首诊更引发社会深思。《健康中国与卫生事业改革·基层健康治理与诊疗服务》报告提出,需对症下药织牢基层首诊兜底网,建议从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基层长效补偿机制、强化基层医生培训项目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实力等方面来进一步保障基层首诊制度在农村的深入推进,以夯实分级诊疗的实践基础,加快实现“健康中国”的改革目标。 (小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