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5月12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什么是性骚扰,究竟谁说了算? 伊能静们的“生子”心结,谁解? 重视保健品乱象中的消费者责任 忙于饭局 搜索引擎亟待依法而治 告别“暴力伤医”需要标本兼治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暴力伤医”需要标本兼治

□ 吴学安

5月10日凌晨,重庆市石柱县中医院发生一起医生被砍事件。该院一名外科医生在办公室内被三名男子持刀刺伤,受伤严重。三名嫌疑人均为十八九岁的男子,目前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就在汪某被砍伤的同天上午,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肖祖克在病房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宣布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后,遭到7名男家属的围殴致受伤。目前打人者已经被拘留,警方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5月11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国内各地医院暴力伤医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发生在大城市医院,也发生在县乡级医院。且暴力伤医案件越发频繁,影响越发广泛。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在涉医犯罪典型案例的新闻通气会上通报,去年发生杀医伤医事件155起。

时下,在暴力伤医事件背后,常会有这样一种声音,即暴力伤医者虽该谴责,但造成施暴者行为扭曲的医疗体制弊端更值得抨击。虽说某些行业或许会存在潜规则,医疗行业或许更为纷繁复杂,一次又一次的暴力伤医事件,也暴露了医疗行业潜规则的诸多破绽,这需要靠加快体制改革加以克服,但需要指出的是,医疗体制上的弊病,绝非暴力伤医行为的正当理由。

为有效遏制、预防暴力杀医、伤医等恶性案件的发生,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向社会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同时公布四起暴力伤医犯罪典型案例。《意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严肃追究、坚决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准确适用法律,依法惩处六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建立完善矛盾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处理医疗纠纷。

在以往的医疗纠纷中,常有人建议患者家属扯个横幅、堵个路,并称“闹一闹,好处到!”一些患者家属也确实采取了这种极端手段,试图用“医闹”来解决问题、得到期望的赔偿。去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开始正式实施。除了广受关注的嫖宿幼女罪废除、巨贪可把牢底坐穿,一些生活中看似常见的现象也可能入罪。如试图通过医闹获利带头闹事的,患者家属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不言而喻,医患纠纷的根源在于医患矛盾,矛盾不断累积、激化就可能发生恶性伤医事件。这需要从多方入手,综合治理。一方面,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有必要高度关注医生执业环境和人身安危,集各方之力为他们保驾护航。社会舆论要确立正确的风向标,让老百姓多了解医生的实际困难,着力割弃医患双方猜疑的“毒瘤”,调整彼此的心态,建立互信、互助、互爱的和谐关系,避免暴力伤医悲剧的重演。另一方面,作为医生不仅要为病人精心治疗,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虽说医患矛盾由来已久,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现状,但确保医生执业时不受伤害却不容迟延。尤其是现在国内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如果让暴力伤医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出现,不仅会挫伤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势必涉及医改,影响公立医院改革的成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