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广州,2012广州马拉松,一名大学生选手冲过终点后直接倒地没了呼吸和心跳,医生紧急心脏按压和电击起播未见效。最终,该大学生选手抢救无效死亡。
编者按
在十几年前,“猝死”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然而近年来,新闻上不断报道的猝死事件又让我们觉得,猝死其实离我们很近。
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猝死约120万人,居全球第一,而90%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其中心脏性猝死的抢救存活率不足1%。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在“薪力交瘁”的中青年人中,“猝死”似乎已成为一种并不鲜见的现象。这也给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到底猝死是什么意思?猝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猝死?
□ 本报记者 耿兴敏
今年,5月31日,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一名年轻员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4岁。
生命无常,一些生命,就在某一偶然的时刻发生了必然的事情——猝死,不给亲人们丝毫的思想准备和心理预备期。
根据我国1998年以后的统计数据,我国发生心源性死亡的患者每天有7000人,占了所有死亡人数的50%,也就是说,猝死案例,更多的人是死于冠心病。对此,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中心副主任和渝斌解释说,冠心病发生猝死最常见的还是因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室速或心跳骤停等。
根据美国的统计材料显示,每年大概也有30~60万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病例中,由于冠心病导致发生的,其中占比80%,甚至比这个比例还高。
一旦身边有这种突发情况,对此,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急救知识,你懂多少?
开出租车的陈师傅说,自己的舅舅去年53岁。出事儿的那一天,一上午似乎在办公室都好好的,没想到吃完午饭时间不久,就在办公室突发心梗去世了,据同事说,前后没几分钟的时间。
工作场合,看着身边的同事突然倒下去,不知如何是好,这是很多人可能面临的问题。
实际上,很多单位和个人因为缺乏急救知识,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而及时地心肺复苏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命存活率。
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猝死约120万人,居全球第一,而90%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其中心脏性猝死的抢救存活率不足1%。
黄金时间,这是专业人士的惯用语。而与之相伴的是,周围人群的正确的判断和操作或者反应。
记者了解到,2015年9月7日至14日,北京急救中心共派出急救车辆5819次。其中外伤1010例,位居第一位;心血管病729例,位居第二位;脑血管病673例,排在第三位。
北京市的急救医护人员表示,在家中,或者公共场所,当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出现剧烈的心口疼痛,并伴有周身冷汗,首先要想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决不能忙于搬动,而应该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活动,不要让病人说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以便让患者保持情绪平稳。
另外,要保持空气流通以利于患者呼吸;有条件的可立即吸氧;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应及时让其服用,并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医务人员处理,当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后,再平稳地送往医院治疗。
一般来说,在医生到来前,要密切监护患者情况,如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9月12日,“江苏省实施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启动。谈及我国猝死病患现状,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顾帮朝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公众场所配置AED自动除颤仪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公众对心肺复苏、AED体外自动除颤仪使用技能等急救知识缺乏了解,导致现场能够及时为患者实施抢救的不到1%,这样导致前3至5分钟的黄金抢救期被错过。
当天是第1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老龄化人群”。对于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施的呼声又被媒体提及。 然而,关于急救,现状并不令人轻松。在首都北京,拥堵的交通现状本就使得救护车的功能相对减弱。
对此,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和渝斌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公共场所,以及比较容易发生类似猝死的事件的场所,比如竞技场等,都会配有AED设施。
和教授表示,目前,在我国公共场所安置有关设施,财力不是问题,关键是普及急救,自救和互救知识,包括媒体的相关推进。
和渝斌教授的观点并不新颖。就在今年8月16日,解放军301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教授,就倒在了北京首都机场,他正因心脏骤停离世,而首都机场安装的AED,被媒体报道却成了摆设,就连机场工作人员都没有想起这个近在咫尺的“救命神器”的存在。
尽管AED除颤仪不是每一个病患必须要用,但一旦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最有效的还是AED。和渝斌教授表示:有,最好!
至于网友们和普通群众担心的所谓专业人士使用问题,他解释,对于突然发生昏倒的类似或者疑似心脏骤停的患者,一般采取徒手照准患者胸部先用力来一拳,所谓“咣,一拳”的急救方式,再施与正确的按压方法,一般患者就会醒过来。但如果患者是呼吸心跳骤停,呼吸真正停下来了,除颤仪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但除颤仪上带有心电图,可以测出是心律失常还是已经完全停止跳动。这对于仅仅是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也就是争取生存的机会。
年轻人,别不把心梗当回事
今年9月12日晚,北京急救中心东区分中心接诊了一名27岁女子,这位患者是正在体力工作中突然倒地,救护车组到现场后,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并将患者及时转送医院进行抢救,遗憾的是患者最终没有被救活!
医护人员通过询问家属得知,患者平日工作任务繁重,又没有定期进行体检,才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
北京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表示,近些年,像这种年轻人突发心梗、猝死的情况屡见不鲜,繁忙的工作同时,大家更需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因为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更为严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
饮食不规律、身心疲惫,长期积累小病不医必成大疾。和渝斌教授表示,根据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来看,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最常见的暴饮暴食、情绪剧烈波动,比如说突然的精神打击,意外情况,或者是长期处在高强的压力环境之下工作或者生活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和渝斌说,这类人群往往发病比较高,比如说,白领阶层工作节奏非常快,压力较大,但可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按照现在的标准讲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讲,白领都是晚睡晚起、烟酒接触的也比较多,所以发生的概率就相对大。总体来说,不良生活方式、暴饮暴食、剧烈的情绪波动,还有压力、其他的一些疾病等等都会加大猝死的可能性。
安贞医院的王长华博士,也特别强调了年轻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这一点,王博士在工作中接触过的猝死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位,是北京的一个游泳教练,平时看起来他身体非常强壮,才25岁,但他每天抽烟至少两盒以上。
李女士今年36岁,在某基层国土资源局工作的她,下班后除了管孩子,就是做家务,让自己忙得没有空闲。自从丈夫三年前在办公室突发心梗离世后,她说自己的生活中心就是工作和带孩子了。
多多少少,她有点逃避回忆之前的幸福生活。令她遗憾和内疚的是,丈夫是一名从事保险业务管理的总经理,平时工作压力大,而自己又没能说服他不喝酒:“要是自己当时再强硬一些就好了。”她还对记者说,如果当时办公室能有人及时发现丈夫的情况多好。
当记者问李女士,有没有想到去参加急救培训时,她摇了摇头说,没有过。
据介绍,美国有两亿多人,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大概约有5000多万。和渝斌教授表示,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提高我们预防猝死的防范水平和抢救的成功率。他呼吁,广泛开展社区急救心肺复苏的培训,普及这方面知识,这对挽救病人的生命降低猝死率都有非常大的好处。比如,在急救方面,如果病人出现猝死先兆,要先呼叫病人,查看脉搏和呼吸。如果病人没有反应马上要进行胸前区心脏叩击,一般扣三到四次。注意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有假牙的赶紧把假牙拔出来,嘴里有残留的食物要扣出来,让病人的头侧过来,这样做是保证万一呕吐,不至于患者自己误吸窒息。
和渝斌强调,尽管自己也成功抢救过两例,停了呼吸十几分钟以后也抢救过来了,但这是个案,不是整个人群都会这样。所以早期发现病人的情况,早期治疗、早期把病人运送到医院这对病人复苏是非常有利的。当然,抢救的同时要呼叫病人,同时赶紧求救社会的急救系统。抢救越早效果越好,时间越长效果越不好。原则上讲大脑缺氧时间不能超过6分钟。
想成为急救达人,到哪里去学?
一位山东大学的教授对记者表示:“我倒是很想学习急救知识,可不知道去哪儿学。有个万一,起码可以救家人和亲友。”这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建议,应该在学校课程里加入急救内容。
今年3月份,国家农业部为进一步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能力,为职工举办了“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培训讲座。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综合内科主任、心内科专家付研教授、神经外科赵子平主任、门诊部崔永珍主任、综合内科护士长姜雪及三名护士组成的医疗分队为农业部工作人员进行了院前急救培训。农业部工作人员150人参加了培训。
实际上,北京的三级甲等等很多医院,一直有为周边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以北京市朝阳医院为例,记者注意到,在2013年4月26日,应潘家园社区邀请,该院为社区居民开展了一次关于家庭急救的社会大讲堂活动,急诊科的周明辉主治医师为大家详细讲授了家庭急救知识,全方位的指导群众,如何在家中进行自救和互救,并进行现场演示与培训,居民反映效果良好。社区的张阿姨说,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有些认识误区还真是需要改改。自己和老伴儿都从中获益不少。
“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一些,这有用。”张阿姨说。
走进北京军区总医院的门诊楼二楼,你会看到在心肺血管中心的诊室外,关于周六免费大讲堂的信息。其实,只要你留心,学习的机会并不算太少。
有组织的专业培训无疑有助于提高公民的自救意识和互救能力,的确需要有关部门引起注意。
“避免事故的发生,比去救援更有意义。”这是中国蓝豹救援队执行队长简格民的口头语。
用当代人的审美观来看,简格民属于高大帅那类的年轻人。放弃自己的高薪老板生活,做一名专业的志愿者救援人,在很多人看来他有点另类。
尽管参加过多次救援,简格民表示:“唤起公众预防灾难的发生意识,和对公共安全的重视,这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巧合的是,接受记者采访的那天中午,简格民和同事们还在聊这个话题,讨论公共场所遇到这些类似猝死的情况怎么办。
在简格民看来,目前的公民急救和互救知识确实存在普及率低的问题,还有就是相关法治保障的问题。对于很多公众来说,并没有这种意识,去接受相关的急救和互救培训。另外,目前,我们的培训渠道,包括场所途径都比较窄。
简格民坦言,其实在自己和同事的施救过程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和顾虑。比如,就像过马路救助倒地的老人一样,担心最后会有法律上的纠纷等等。而在美国,施救之后,被救助者死亡,并不追究救助者的法律责任,但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善,相关的鉴定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施救者的脚步。
简格民建议,对于急救培训而言,可以采取多方面多渠道的途径。比如学校,可以进行公益性的培训,并使得学生入校之后可以取得相应的资质。
至于ADE公共设施,在写字楼出租之前,就像消防措施一样,出台相关法规规定要求必须配备之后再出租。社区、学校、大型商业区中心等公共场所配置这类ADE急救设施。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类似猝死病患院前救治的作用。包括企业的入职培训,企业可以承担员工的相关培训。另外 ,社区可以定期开设应急救援课程为社区居民进行培训。
从政策保障方面来看,简格民认为,像卫计委、民政部、应急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及业务对口部门,从政策上做一些保障,然后国家要有相关立法,这样基层执行起来更顺畅更有力一些。
诸如福彩公益金,或者企业捐赠都可以进入这些急救设施或者培训的领域,在简格民看来,这样的社会互动,对于急救实施是良性的推动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告诉公众为什么要学这些急救知识,要去哪里学?学了之后,一旦发生问题,从哪里可以找到ADE,或者正确地进行CPR。
尽管每年公开报道的成功施救心肺复苏案例不超过5例,在江西赣江夏季防溺水巡逻中成功救助过一位,这还是令简格民和同事颇感欣慰。
9月20日下午,记者又在南苑机场某社区随机采访了过路居民,没有一名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直到第9名,是一名转业军人,他表示,在青海当兵时,要参加救援行动,所以自己参加过救援培训。
学会急救,让更多人远离猝死,我们还要走多久?
专家访谈
法律保护救助者才能架构道德体系
——访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社会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秘书长夏保成教授
□ 本报记者 耿兴敏
救,还是不救?每当遇到有人倒地,不少人总是面临这样的问题,止步不前或者转身离去,心中多多少少并不舒服,是因为我们心中都有善的那一面,良知一直在心里。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社会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秘书长夏保成教授。
记者:公共场所经常会遇到有人晕倒或者更为严重的情况,您对现场的群众救助有什么看法?
夏保成:应该说,现在这种情况非常复杂,如果出门看到有人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你都不可能不救,如果不救,就是道德问题。见死不救,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里面最受人谴责的一条。
可是,救呢,问题就来了。如果施救者是有经验的医生,当然没问题。可是绝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是自己是一般人,不是职业医生,对急救的知识掌握的并不多。如果救助恰当,患者可能恢复过来;如果救助不对症或者患者本身情况已经是回天无力,那可能病人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
可是,在现场怎么来判断?恰当与否,这一时很难判断。这是专业问题,与道德无关。
这样一来,见死不救的道德失落与救人不当导致的危害之间,就形成一个尴尬的局面。那么对多数人来说,救还是不救确实很难抉择。
记者:您觉得如何解决这一尴尬局面呢?
夏保成:必须立法保护施救者权益,让所有人都愿意积极主动救人。社会化参与水平,取决于法律保障施救者的权益。不能让好人受不到保护。
对这种局面,我们有两种考虑,一种考虑就是政府通过立法来保护施救者。这方面,上海市政府已经针对应急救援服务的相关问题,正在制定条例。但是,据说该条例还是未能将非专业人士实施救援的后果实行免责保护。显然,在上海正在准备制定的这个条例的基础上,立法者还应该增加对一般施救者的保护内容。
那么,如果所有施救者都得到免责保护,会不会出现非专业人员盲目施救呢?一般不会。现在多数人都具有简单的救援常识,如果患者不是心脏性猝死等非常特殊的病情,常用的保护性救援措施还是懂得的,完全可以通过救援挽救患者。即使是特殊性病情,如果现场没有专业人员,那么在救急现场的非专业人士是救还是不救?比如心脏猝死,这个需要黄金救援时间,4分钟内得到抢救才有可能救治过来,就算周边的人及时拨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赶到也需要一二十分钟。
所以,在道德上,在法律上,在可能性上,来保护施救者的行为。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公共道德的需要,同时也是患者客观实际的需要。因为路人如果不救,也可能导致死亡或者严重后果。反之,那就增加了患者的康复机会和效果。
只有保护救援者,社会公共道德才能得到提升和维系,才能有更多的人得到救援,对于心脏猝死患者,即使救援者回天无力,家属也不能因此钻法律的空子,对施救者提起法律诉讼或者补偿诉求。
医疗救援,应急医疗救援,专业应急医疗救援和非专业医疗救援,是不能等而评价的。在紧急情况下,在非专业的医疗救助中,我们不能保障在客观条件下不确定性居多的紧急情况下,一定取得好的效果。总的来说,管比不管好,所以,要保护好人的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