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女风
有一个女孩,标准学霸,大学毕业前夕患上抑郁症。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她表示“恨父母”。女孩的父母惊呆了:辛辛苦苦把她养大,从未舍得让她吃苦,她竟然恨父母。这是为什么?女孩表示:“我唯一的技能就是考试,而离开了学校,我再也不需要考试了,我唯一的技能没用了。”
人们为何恨自己最亲近的人?
当一个人挫败、憎恨的时候必然要选择一个对象,会追查是谁导致了自己无能,唯一能够追查到的就是父母或其他负责养育的人。
父母是不是完全无辜?当然也不是。因为养育、教育是要让孩子学会生存,而不是增加孩子的挫败感;是让孩子愿意长大,而不是抗拒长大。但是,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更多的父母承担责任,子女只负责好好学习。这种人为地把孩子与现实隔离做法,导致孩子更乐于长久地生活在彼得·潘的世界中——任性、懒散、不负责任、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
家长为何执着于这种教育方式?
第一是补偿心理:自己的父母当年没能够满足自己的一切,如今自己尽全力满足孩子,他们以为这是爱,但这其实是对自己幻觉的执着——既然我的父母没有做到,我就要把这种遗憾弥补在孩子身上。
但问题是,孩子们终有一天会长大,他们会发现其实父母无法满足自己所有的愿望,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他们的父母优秀、比他们的父母能够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东西,这就会让他们陷入羡慕嫉妒恨当中。
中国有一句话叫“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是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孩子嫌母丑、嫌家贫?多少孩子在憎恨父母?
这些其实不只是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当一个人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物质上与人攀比的需求时,他就注定要承担这样的结果。
第二种是控制心理:就是将自己无法实现的野心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父母本身缺乏界限感,为了让孩子替自己实现梦想,必然会过度付出:小到包办衣食住行,大到想要包办就业、婚姻。
但是,控制型的父母本身也很矛盾:要求孩子听话,但是当孩子形成依赖型人格的时候,又怨恨他没有主见;要求孩子有主见,但是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又怨恨他太倔强。
所以,一些家长经常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爱孩子了,却看不到自己对孩子的爱附加了太多的要求,而且是无法达到、无法满足的要求,于是我们会憎恨、会愤怒、会情绪化,然后我们还要说“我已经很爱我的孩子了,为什么他还怨恨我?”
孩子不是提线木偶,也不是机器人,对于侵入式关心,任何人都会感到被冒犯,想要逃离。这势必导致双方的愤怒。
那么,如何消弭不当的爱带来的恨?
首先,要承认事实。尽管大多数父母会说:“为了孩子,我连命都能豁出去”。但其实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爱孩子,我们只是在爱自己的幻觉。而且在这种幻觉中,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去爱,也会侵犯孩子成长的空间。因为真正的教育是父母要先学会看到自己的局限,不要假装自己是完美的父母。
其次,允许自己不完美。知道自己不完美,就容易允许生活不完美,允许孩子不完美,然后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不会强迫任何人变得完美,给自己和所有人成长的空间。才能用更放松的姿态对待孩子们成长中的试误、挫折、哭泣等原本令人难耐的时刻。
因为真正的爱,一定是宽容的和放松的。身为父母,不仅仅爱孩子,更要学会如何去爱孩子,不要让你最深的爱,最后变成了孩子最深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