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后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移民政策改革,如颁布入境限令、修建隔离墙、大力驱逐非法移民。这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女性更为团结,抗争方式更为激烈,但美国有色女性参政仍面临着性别和种族的多种挑战。本文作者对美国麻州R市有色女性的参政困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因为性别和种族的双重社会观念定式,基层政府的有色女性参政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尤其选举筹款仍是一个挑战。
■ 李琴 颜子龙
美国麻州R市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移民城市。2017年12月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麻州R市总人口为53165人,其中海外出生公民比例为36.3%,甚至超过了麻州首府波士顿市的27.6%,并且全州的总体比例仅为13.2%,这显示出R市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移民城市。然而如此族群多元化的R市11个市议员职位中竟然没有一位有色种族女性,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地方选举中有色女性参政的总体情况
“政治中的美国女性”中心2017年报告指出,美国国会共有105位女性,其中21位为参议员,84位为众议员,其中有色女性有38位。在州立法机关中,24.9%的立法委员为女性,其中有色女性比例为23.8%。2017年的地方政府选举创造了众多的“第一”历史,比如在明尼苏达州和蒙大拿州选举中选出了首位黑人市长、北卡罗莱纳州的夏洛特市选出了首位黑人女性市长,弗吉尼亚州选出了首位拉丁裔、亚裔的代表。截至2017年12月,全美100个特大城市中有22位女性市长,其中有4位黑人女性,1位拉丁裔女性和2位亚裔女性。
R市所在的麻州也在2017年地方选举中开创了历史,尤其是波士顿市选出了6位有色女性市议员,牛顿市选出了第一位有色女性市长。但以此来推断有色女性的地方政府参政进入新篇章,也未免太过乐观。正如前文所述,R市的海外出生公民比例接近麻州平均比例的3倍,但其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有色女性候选人最终落选。
特朗普时代美国有色女性参政的机会与挑战
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依靠反移民的中下层白人的支持而获胜,当选后他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移民政策改革,如颁布入境限令、修建隔离墙、大力驱逐非法移民。
有报道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的一个鼓励性结果就是有色女性参选的人数显著增加,比如一个位于华盛顿DC的非营利组织“她应该竞选”(She Should Run)在2015~2016年统计的准备参政女性数据仅为920名,但在希拉里惜败之后,人数不断增加,2017年11月“艾米丽名单”(Emily’s List) 显示已有20000名女性报名表示有意愿参选,达到了历史新高。美国最畅销的韦式词典,评出2017年年度热词就是“女性主义”,尤其2017年华盛顿妇女大游行是全球妇女运动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有史以来单天抗争总人数最多的历史。游行选择在华盛顿时间2017年1月21日,是抗议特朗普1月20日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并且大游行持续了100天,也是针对特朗普的第一个百日执政。所以特朗普的上台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女性更为团结,抗争方式更为激烈,但作为有色女性参政,仍面临着性别和种族的多种挑战。
以2017年11月R市的市议员选举来说,共有6个选区和不分区,每个选区各有1名市议员,外加不分区5个市议员,总共11个职位,但因一位在任议员去世,现有一个职位空缺,其他10个职位的在任议员全部都参选连任,其中包括唯一的一位白人女性议员。有研究表明,因为性别、种族的交织影响,使得有色女性候选人参政挑战还不同于白人女性。
有研究显示,种族与性别两个指标在投票时发挥的影响是不同的,因为性别和种族的双重社会观念定式,有色女性参与政治被视为难上加难,尤其是在选举筹款上。这也是第一次参选的D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她在R市政府工作了七年,也成为了唯一一位有色女性主任,但负责的事务多与健康、卫生、青年发展有关,虽因其出身在一个便利店印度移民家庭,也与当地的小商业,例如便利店、小餐馆有联系,但所获得的捐款非常有限。
美国女性参与市政选举的影响因素
从波士顿市有色女性参与市政选举的历程可以看出,女性榜样的作用是鼓励女性政治参与的一大关键,例如致力于妇女权益的阿亚娜·普雷斯利(Ayanna Pressley)的大力推动,还有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对其学生米歇尔·吴(Michelle Wu)的指导和提携,以及阿亚娜和米歇尔对后继者和选民的积极影响,还有长期以来美国本土轰轰烈烈的女性主义运动,这些都是促进波士顿市有色女性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在R市这样高度白人男性占据政治话语权的传统城市,即使近年来各族群移民的数额显著增加。但因为地方市政府市议员连任制度的存在,使得职位空缺的概率并不高。同时,对于经济实力有限、社会资源网络薄弱的移民有色女性来说,参选所消耗的潜在成本让人望而却步。虽然D在市政府的工作为她积累了人脉,提升了影响力,但因避嫌制度,使得其公职工作成为一把双刃剑,同时其工作领域并不能为参选带来实质的经济支持,选举筹款仍是一个挑战。从2017年的形势来看,可喜的是高层有色女性参政的人数突飞猛进,但相对传统落后的基层政府的有色女性参政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李琴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助理研究员,颜子龙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