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作品也有这种情况,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评判毕竟是一种主观的阅读感受,有时难免人言言殊。
■ 舟子
2018年,张悦然主编创刊的一杂志,联合其他两家机构,举办了一场颇具悬疑感的文学竞赛——“匿名作家计划”。参赛者由中国顶级作家和年轻的文学新人组成。没有题材的限制,没有年龄的苛求,参与者只有一个条件:完全匿名,将作品全权交给读者审判。大赛将分为初评、终评两个部分。终评评委由著名作家苏童、格非、毕飞宇担任。目前,该项计划已经开始,编号为001和002两位作家的作品,已在各大平台发布,收获了不少读者的良好反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也许是我们对世界依然得以保持好感和希望的原因之一吧。最近这些年,文学写作热,文学行销似乎更热。我常看的报纸文化版上,三天两头就有名人名家推出新书或是现身某某新书宣介会的消息。不过,一般不会用宣介会这么落伍而老土的说法,而是幻化成了其他的林林总总。与时俱进用新词,我并不反对,我厌倦的是翻来覆去地老是那么几张老面孔,所谓功成名就之后的老面孔。所以,当看着那些也许不无真诚的溢美之词时,我有时不禁怀疑:他们的作品真的有那么好、那么受欢迎吗?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因为如果真的是好,那当然没有问题,好就说好呗。但如果不是真的好,那人家好心好意、毕恭毕敬请你去当出席嘉宾了,你能说不好吗?即使能说,你好意思说吗?如果你真的是智商在线的话。这还只是低层次的难,因为我们不缺敢讲真话的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实诚评论人,也是有的。我更担心的是:实诚的评论人如何能摆脱先入为主的偏见与既有概念的无形束缚?“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作家已有的功名就是其一。所以,有时,我会想:如果一部名家作品不署名而推出会是怎样的阅读传播效应?
音乐考试或是竞赛中有“盲考”“盲奏”一说,就是考官和考生视线上区隔着,只凭演奏出来的音效来决定成绩、名次。依我之见,这样的选拔效果更为客观,因为排除了演奏者与评判者亲疏厚薄等与音乐无关的主观因素,输入考官耳朵的只有音乐,而这当是音乐动人的本质。但我随即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因为觉得流于天真而不可行了。
现在有人把这一近乎天真的想法付诸实际了,我欣然。我觉得主办方有创新的勇气,我更佩服勇于参赛的顶级作家和终评评委们。如张悦然所直言,这是“在做危险的事儿”。试想,如果竞赛的结果是名家们“翻船”、一败涂地了,那名家们将情何以堪?但他们能够不惧这种风险,那就说明他们是真的在意文学这件事,而不是更在意自己已经功成名就的羽毛。他们就像费德勒、小威廉姆斯等网坛老将一样,出于对文学的赤诚之爱,不惜与后起之秀们共同竞技在同一赛场,无论胜败,他们都是伟大的选手。他们的出场,将更加吸引公众对于文学的关注,同时,也更加激发人们去思索:文学是什么?究竟什么是好的文学?
其实,如果真的想开了,即使名家们竞相“翻船”了,也没有什么好难过,反而是一件好事:首先,这说明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符合社会前行的发展规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说明我们的文坛有生机、有希望。其次,它能够加深人们对于文学内在品质的理解。当“蒙面”写手们以不拘一格的笔触端上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不管身份声望等区别,他们站的是一条平等的起跑线,接受来自各方更加公平的“纯文学”评判。
“回归原点,只看作品,不看作家”,此次的“匿名作家计划”得以可行,还得感谢互联网+这个时代吧。搁在以前,即使有公平公正的初心,这样的计划也难以服众,因为评委就那么有限的几个、几十个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作品也有这种情况,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评判毕竟是一种主观的阅读感受,有时难免人言言殊。此次计划在匿名写作之外,还把作品发布在各大平台,让更加广大的受众来掂量到底哪个是他们最中意的文学,这等于是请来了不限量的匿名评委。
从评判机制上来说,即使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的大数据也更加“程序正义”。而对于那些名家,如果在竞赛中败了,也是虽败犹荣;而如果胜出了,则更增强了其作品作为优秀文学的说服力、代表性,说明术业有专攻,名家就是名家,这不是吹的。文学新人如果真想追赶高水平,还真得谦虚向前辈高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