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干是故乡的一种特色菜肴,可以清炒。炒熟后的莴苣干色泽青绿,泛着一些淡白,吃起来松脆可口,有一丝丝甜味。莴苣干也能烧鸡蛋,还可以跟肉一起烧,红烧肉加莴苣干,味道也是绝赞。我每年春节探亲返京,莴苣干是父母必塞在我旅行箱中之物。那莴苣干里,有故乡春天的气息,更有故乡的乡情亲情。
■ 朱学东 文/摄
莴苣干是故乡的一种特色菜肴,5月初也正是莴苣丰收的季节。水泥铺浇而成的晒场上,泛着新鲜嫩绿的莴苣片,已被太阳晒得皱缩的莴苣干,以及正在晒场上切莴苣的妇女,是故乡乡下随处可见的风景。
家家户户这个时候都会晒莴苣干。“这个季节其他菜不好种,莴苣好种,不用费心,产量又高,莴苣自然成了当家菜,但一时吃不完,就晒成干,留在以后再吃。”母亲一边切着莴苣,一边告诉我。
莴苣这种东西,一下子收多了吃不了,鲜货时间也放不长久,不收就会变老开花,留种也不需要这么多,所以多余的鲜货要处理成干货,这便是莴苣干的来历。这是农民的生活经验,也是属于代代相传的积谷防饥的传统智慧。
做莴苣干方法很简单。把拔下的莴苣,去叶,削皮。若碰上有些老的,要多削掉些,把老丝削掉——若不削掉,吃的时候都是老丝,嚼不烂,也无味。
收拾好后,用清水冲洗,清水冲洗之后的莴苣,光溜溜的,没有了带皮时的坑洼,就像全身裸体的孩子,透着鲜绿的娇嫩。拿起一株莴苣,放在案板上,左手摁住,右手刀起。但听得嚓嚓嚓刀切嫩莴苣肉声,哒哒哒刀刃撞击案板声,主妇手里的那株莴苣由长而短,很快在手掌中消失了,而留下的,则是案板上整整齐齐已成片的莴苣。
切好的莴苣片,平摊开在晒场上,任由太阳曝晒。一天下来,莴苣干便已萎顿收缩,水分蒸发了许多,但还不够,没晒透容易发霉。第二天接着晒,把原来娇艳欲滴的嫩片晒干巴了,才能收起来。
收起来时,通常把莴苣干放在干塑料袋里,扎好,不透气,不容易受潮发霉。须知,故乡多雨水,干货也易发霉。
晒莴苣干时,有讲究的,放在竹匾里,或在竹编的席条上曝晒,这样更干净卫生些。过去没有水泥晒场时,都用此法,或者在下面垫张塑料布。不过,清洁倒是清洁了,但效率太低,一次晒不了多少。
1990年代后,乡下家家都浇了水泥晒场,晒稻子、晒麦子之外,晒莴苣干和豇豆干也就名正言顺了。至于是不是晒在水泥地上一定有污染,没人做过研究,即便有,这点摄入,料也无妨。
晒干了的莴苣干做菜,与新鲜的莴苣有几乎完全不同的味道。许多人,尤其北方人,在吃了莴苣干做的菜后,通常根本想不到吃的是莴苣干。单纯从味道上来说,莴苣干的味道已是莴苣的远亲了。只有在细细品味之后,才能咂摸出一丝与新鲜莴苣相类似的味道。
不过,莴苣干却是故乡的特色美味。烧莴苣干之前,先用清水浸泡。一来荡涤余尘,二来通过水让莴苣收缩干枯的躯干伸展开,恢复些年轻时代的模样。
莴苣干可以清炒。炒熟后的莴苣干色泽青绿,泛着一些淡白,吃起来松脆可口,有一丝丝甜味。这甜味来自于莴苣的嫩绿时代,在太阳下曝晒时被收进了干枯的身躯里,深藏在隐秘处,遇水浴火终于激活了。
莴苣干烧鸡蛋,也是故乡常见的做法。通常是先把鸡蛋摊好,分成块——注意,是分成大小厚薄不一的鸡蛋块——故乡的丝瓜炒鸡蛋也是如此做法,然后把莴苣干过油翻炒,差不多时倒入摊熟的鸡蛋块,翻炒几下便可出锅。
鸡蛋块色泽金黄,带着一丝焦糖色,莴苣干青绿泛白,盛在碗里,色泽丰富,热腾腾的雾气中,散发着莴苣干的清香和摊鸡蛋的香味。
我不知道现在老家莴苣干炒鸡蛋的做法是否还是原来的老办法。我带到北京的莴苣干,我岳母和爱人做莴苣干炒鸡蛋时,是把鸡蛋炒碎了和莴苣干一起做的,有些类似尖椒炒鸡蛋的做法,味道与故乡的传统做法还有些距离。
莴苣干还可以跟肉一起烧,红烧肉加莴苣干,味道也是绝赞。
黄梅天过去,乡下家家户户做酱,把莴苣干洗干净,泡在酱里,也可当酱菜。无论是咸菜还是酱菜,都是就着白米粥吃的好东西。
我后来在北京成家,每年春节探亲返京,莴苣干是父母必塞在我旅行箱中之物。那莴苣干里,有故乡春天的气息,更有故乡的乡情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