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国
女网记者 周玉林
□ 肖雄 李忠梅
“赶转转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大冬天光着脚、衣着单薄,在摊位上磨磨蹭蹭的小孩子,心头很心酸不是滋味,这个时候,就挑选一些衣裤、袜子送给他们。”家住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民族路的吴传会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五口之家,却是贞丰县小有名气的“公益”之家。
为生计摆地摊,一家与“公益”结缘
1995年2月,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吴传会与丈夫赵福海赶起了转转场,摆地摊卖鞋子、衣裤等。
“摆地摊很累,起早贪黑是常事,很多时候饭都不得吃,还不能照顾娃娃。”说起摆地摊的生活,吴传会深有感触,为了生计,无论晴天雨天、场子远近,她都要去摆地摊。
“娃娃她爸身体不好,摆地摊时拉货、扛货很多重活都是三个娃娃和我一起做。有时候忙不过来了还会让娃娃自己拿货去卖。”吴传会说,三个孩子从小就比较听话,在孩子身上也没操很多心,也正因为如此,夫妻俩或多或少对孩子有些愧疚。
每次摆地摊,夫妻俩都会留意来买东西的人,会把物品低价出售或者免费赠送给生活困难的人。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吴传会的三个女儿不但成了父母生意上的帮手,也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关心别人。
“每双鞋子的利润一两元钱,每件衣物最多3元钱。一年下来,也就1万元左右的收入。”吴传会说,对困难群众的帮助,都是从日常开支中紧了又紧、省了又省挤出来的。助人为乐已成习惯,吴传会夫妻俩这样一干就是20年。
“2013年4月至11月,我先后参加了‘兴义市社会义工联合会’和‘贵阳同乡经济促进会’等公益活动,发现靠夫妻两个人的力量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极为有限。”赵福海对记者说,2014年1月,他牵头成立了贞丰县阳光公益协会并担任会长。
为公益付出,不计得失乐在其中
“没有钱,充大个。邻居亲戚经常会这样说我们。”吴传会说,做公益遭到了其他人的不理解。“有时候下村捐助物资,经常有人说我们是骗子。”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信任,吴传会和丈夫没有放弃做公益,甚至把做公益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家里本来就不宽裕,三个娃娃都在读书,开销又大,觉得像之前那样尽点力帮帮人就可以了,不想他把这个事做大。”吴传会告诉记者,丈夫比她更热心公益,自己刚开始不能理解丈夫的想法,“直到他带我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我才明白丈夫为什么那么热心公益。”
为了让吴传会理解和支持自己要做的工作,2013年12月,赵福海特意带着吴传会到兴义市参加了“兴义市社会义工联合会”公益活动,到兴义市雄武乡为山区孩子、贫困老人送去暖冬衣物。
“我们天不亮就从贞丰出发,车程有5个多小时。”吴传会回忆,当时还下着雪,路很滑,很不安全。
“在活动现场,有很多孩子和老人,他们的手和脸都被冻得通红,看着让人心疼。”吴传会说,当时给孩子和老人共200多人送了衣服、帽子、手套等物品,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自己心里也很开心。也从这时起,吴传会本就热爱公益的心被融化了,对公益活动主动积极起来。
吴传会经常与赵福海一起组织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留守儿童送礼物等。除此之外,只要三个女儿有时间,吴传会便会带着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一家人都投身于公益事业中。
据不完全统计,自贞丰县阳光公益协会成立以来,夫妻俩参与的一对一帮扶、组织募捐、看望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有130多次,受益群众有15000余人。
“做公益有时候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收获了幸福。”吴传会说,只要有能力就会把公益做下去,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