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塔拉万亩草原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永钦
家住新建东街巨海城三区的姚宇是1993年来呼和浩特闯荡的,从最初的单位宿舍到租房、从租房到买房,20多年来他搬了6次家,曾自豪地自封为“呼市通”。每当和朋友聚会,他都会显摆一下对这个城市的了如指掌。全市公交的起始点、路过的站点、车辆的颜色,他都烂熟于心。每当有外地人问路,他都能详细地告诉人家路线,甚至哪个井盖烂了、哪个路灯坏了他都知道。
而如今,他这个“呼市通”却常常被家人和朋友笑话,因为姚宇开车载着女儿在大街上行走,经常似外地人一般如坠云里雾里,面对着窗外如诗如画的美景,他竟一问三不知,经常“蒙圈”。他感慨地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哎,呼和浩特市近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出门几天,就感觉很多地方变的不敢认了。城市变美了,我们离全国文明城市也越来越近了。”
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这里常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四季分明。曾经因为脏乱差,被当地人讥讽为“大嘎查(村)”。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蓝天白云碧水青山”保卫战、“德润青城”道德实践系统工程等系列主题活动,以民生、环境与宜居等为着力点,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文明创建热潮,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去年开始,不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行走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在人流密集的路口、公园以及旅游风景点,仿佛一夜之间布满了“青城驿站”。看到造型时尚、风格多样、靓丽高端的建筑,起初人们还纳闷:这是干啥用的啊,当得知是厕所时,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因为曾几何时,上厕所,几乎成了每一位呼和浩特市民痛苦的记忆。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巨海城3区居民张兰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末,她一家住在玉泉区迎春巷,上厕所是全家人最头痛的事。“我记得厕所离我们家大概有一里地,周围就这一个旱厕,内急得骑自行车去,去了不是人满,就是没有下脚的地方。张兰回忆说。如今,就在她小区楼下的十字路口西南角,就有一个“五星级厕所”——青城驿站。
4月9日,在回民区大召广场,来自重庆的游客关鑫指着漂亮的“青城驿站”对记者说:“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个高档的酒吧或咖啡厅呢,进去后才知道是公共厕所,当然,里面也设有咖啡厅,感觉比五星级酒店都高档。这几天在市区旅游,随处都能看到这么高大上的厕所,感觉非常方便,把厕所建成大街上一道漂亮的风景,确实少见。”
据记者了解,2017年,呼和浩特市新建、改建、沿街开放厕所共计3067座,起名叫做“青城驿站”,舒适如厕、静享生活已经成为“标配”。公路旁和景区里与美景相融的旅游厕所方便了游客,乡村里水冲厕所和节能环保厕所代替了旱厕。3年来,呼和浩特市新、改建旅游厕所1000余座,基本实现了旅游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在五里营公园 “青城驿站”记者看到,这个木质结构的厕所两层面积为255平方米,一层有公厕、母婴厕、健康小屋、手机充电站、电子图书查阅处、休闲茶吧、自动售卖机、ATM柜员机、自动缴费站等;二层引入麦野仙踪等知名连锁公司,提供糕点、简餐、饮品等服务。路上有厕所的指示牌,一些单位的内部厕所也按要求向社会开放,人们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的掌上青城APP,及时找到最近距离的厕所。如厕难,在呼和浩特彻底成了历史。
“我买房那会儿,对面就是个渣土垃圾山,因此房价低。谁知道住进来一年后,对面的垃圾山竟然变成了现在的山体公园,成了呼市的一景。我们的房价也涨了。”家住赛罕区万通路北山公园的哈斯高兴地说。记者从市园林部门了解到,该市8个渣土垃圾山全部改造成了公园。
位于东二环西边的“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南北长11里,宽近400米,成为外地游客来呼市旅游的热门景点。谁能想到,这里原来竟是一个密密麻麻布满近百根高压线的“高压走廊”,地面垃圾遍地。由于临近市区,很多开发商看中了这块“肥肉”。最后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高压线全部入地,建地下管网走廊,上面全部还绿于民。如今的“丝绸之路”公园占地2250亩,以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为主线,巧妙运用园林造景手法,结合实际立地条件,再现了草原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呼和浩特历代盛景,打造了集生态恢复、城市绿化美化、游览观光、娱乐休憩、历史教学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呼和浩特市妇联发挥妇女独特作用,也积极投身到“创城”这场战役中。市妇联主席云玉美介绍说,在遍布城乡社区的1243个“妇女之家”,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坚持不预定标准、不设定门槛、不求“高大全”,从凡人善举中发现“最美”、推选“最美”,评出生动可亲、真实可信、优秀可学的最美故事,引导群众学身边榜样,向最美看齐。为此,市妇联共投入工作经费60万元,打造“最美家庭”活动示范点,促进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蓬勃发展,以“好家风好家训”巡讲、“家风家训”征集、“好家风好家训故事会”等形式扎实推进家庭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