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二(14)班 董心诣
我从小就爱吃豆腐,别人都用“豆腐脑袋”评价我。那美味的豆腐,入口即化,无须过多咀嚼,那豆子的味道就香留唇齿了!
别看我在“吃”豆腐这方面好像半个行家,但是要说“磨”豆腐,我就没有一点发言权了。但是这次的学农实践活动,让我在豆腐的制作上扫了盲。
首先是40分钟的理论部分,老师先抛给了我们一首明代诗人苏平的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进见精华……短短几行诗就介绍了关于豆腐是谁发明的、怎么做成的、在哪里比较盛行,就连古人也在豆腐面前成了“吃货”呢!
最后就是我们最陌生又最亲切的知识——磨豆腐。石磨这种工具我们在书本上见过,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然而该怎么具体操作呢?听老师娓娓道来吧:泡豆子、磨豆子、水与豆子的比例是六比一、搅拌均匀、汆浆……介绍之后,我们最期待的环节就要到来了!
来到磨房,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四个大磨和五个小磨。我们一个个都按捺不住地要往里冲,这时,老师用严肃的口气对我们说:“大家磨豆子时一定要小心,豆盆儿掉地上背50遍《悯农》,水盆儿掉地上背30遍!”没问题,看我的!呼!我撸起袖子,深吸一口气开始磨豆子了。虽然用的是小磨,转一会儿却很累,有点“汗滴禾下土”的感觉了。起初,磨豆腐还挺有趣,两个人坐在小马扎上一起推动着石磨,另一位负责往上方的孔里加水和豆子。时不时“幸运”还会降临到某个组身上,只听“轰隆”一声,接着就是不绝于耳的“锄禾日当午”了。我们都偷着乐,同时还要小心别让这“幸运”降临到自己身上。
每过一会儿,我们就要用小勺把石磨槽里的豆渣刮到盆里,要不然会溢出来。别小看刮豆腐渣这项工作,由于勺子比石槽略大,要想都刮干净,需要耐心和毅力。
我集中注意力,同伴磨着豆子,我就赶紧准备好下一勺新豆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很快我就发现,舀新豆子也不能随便,豆子过多豆渣就稠了,豆子少了又会太稀。什么叫作“熟能生巧”,我还真是在劳动过程中明白了这一点。慢慢地,我们的步调更加默契、熟练了。果然,我们是班上第一组磨好豆子的。我端着沉甸甸的豆盆送进旁边的房里过滤,心里也沉甸甸的,满是收获感。
谁知这耐力与耐心大考验竟还没结束!豆浆过滤、在火上煮等等都更加漫长。我继续耐着性子观摩最原始的豆腐制作方法,豆子发出的清香和烧炭气味混合在一起,闻得到一丝朴实与乡间的气息,这真是我们在城市中从未闻到过的……
“豆腐做好啦!”我们每人都分到了两三块热气腾腾的新鲜豆腐,浇了酱油送进嘴里,啊!恰好午后乡村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那感觉真是美妙。我们一边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一边享受着从苜蓿草田野里吹来的阵阵微风,城市的喧嚣都被这风滤掉了吧!
“最能考验人毅力的事,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劳动。”学习常有而劳动不常有,这次磨豆腐的初体验让我在实践中明白,磨豆腐的诀窍是要有十足的耐心和细心,这不也是我们把很多事情做好的诀窍之一吗?我们的祖先真厉害,磨豆腐也蕴含哲理。
(指导老师: 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