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陈若葵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正所谓“家校社共育”,而校外教育就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大力实施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儿童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这也为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中国家庭教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外专委会”)近日在京主办了校外教育发展研讨会,正视校外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校外教育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如何与学校、家庭联手,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校外教育应试化现象普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无论是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还是儿童活动中心,这些校外教育机构主要的功能就是课程培训,以至于不少人将校外教育误解为培训班,校外教育的优势并没有彰显出来。
对此,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室主任高书国教授在研讨会上表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需要学校之外提供的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外教育能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空间,但是,我们现在却压缩了这种空间,目前的校外教育在这方面所提供的内容、形式,都跟不上发展的要求。
校外教育的应试化,扭曲了校外教育应有的形象。目前,一些家长让孩子参加校外教育活动出于功利的目的,不少学科班、考级班受追捧。家长希望孩子赢在人生的起点,而实际上这样做很可能是缘木求鱼。因为,在孩子的知识学习方面,往往是早开发早结果早衰败,不利于孩子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需要学习,教育部已明确提出中小学幼儿园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当然,校外教育机构也同样有责任给予家长指导。
校外教育资源不足、社区教育设施不完善,是制约校外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这与政府对校外教育的责任缺失不无关系。地方政府关注学校教育,甚至有些地区更关注当地有多少所名小学、有多少高中生能考上清华北大,缺乏对校外教育如何在法律上、制度上、规则上、资源上为儿童提供更好的生存、生活和活动空间的关注,这也是目前校外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
融合教育给孩子更大发展空间
高书国认为,校外教育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进一步充实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拓展视野和实践领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孩子情商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教会孩子在学校之外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能力和意识,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提升他们各方面的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外教育是连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
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进而提出了“融合”的观点。谢维和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他认为,所谓系统培养的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二是教学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纵和横两层趋向。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校外教育机构可以做出一种选择,即校外教育更多地去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融合与协调,主动和学校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谢维和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只有保持持久性,学习才会有效果,这是纵向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还有一种横向的连续性,学生在校外教育机构学的内容和在学校学的内容之间有关联,学习的效果就会更明显——是对规律的把握,而不是对偶然性的喜悦,是对道理的内化,而不是对表层的满足,是一种整体的融会贯通,而不是对片段的得意。
融合教育容易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这是因为,融合不是简单的配合,或者拾遗补阙,而是一种在素质教育上的相互支持和补充。融合之后,无论是校外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能发现各自的新价值。这就能避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各自为政所造成的教育效果抵消和浪费。要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光靠学校教育不行,光靠校外教育不行,光靠家长教育也不行,一定要三者之间协同,重新建立起这种合力,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谢维和介绍,国外教育界对于融合教育早有研究,并提出了几种形态。第一种是养育型,即校外教育不仅仅在少年宫、校外教育中心,而是和家庭结合起来,帮助所有的家庭认识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进而把少年宫、校外教育中心变成一个与家庭结合,共同设计孩子成长的模式、机制,适合儿童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少年宫的环境和家庭的成长环境,有一种互补性。第二种是交流型,校外教育机构主动和学校、家长交流,校外教育机构和学校的课程有关联,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开展如志愿活动、募捐活动等大型社会活动。第三种是家庭辅导型,校外教育机构给年轻的家长们提供各种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抚养和指导自己的孩子。如今不少家庭渴望社会上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活动,获得家庭教育指导,结识其他的父母,相互切磋教育孩子的经验。
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教育者容易形成新的儿童观,重视儿童本身的自决权,包括自由表达、寻求接受、传递信息与思想自由,自由结社与平等机会的权利,为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空间。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晓燕从培养21世纪儿童青少年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融合。她认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向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互融合的转化,学校教育要和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更密切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延续终身,形成多样化、复杂化的学习格局。
王晓燕说:“21世纪核心素养圈定了18个素养,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但是每个国家关注的点不一样,其中7个素养被全球普遍提倡,即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创造性问题解决、沟通与合作的素养和信息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王晓燕认为,应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树立学校、家庭、校外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观,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校外教育在增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校外教育也在日趋走向专业化,应该为这种专业化提供法制的保障。关于校外教育的资源整合,她认为,应充分挖掘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潜能,打破他们之间的封闭与垄断。她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衔接融合,建立起儿童青少年学习知识和文化、完善人格发展的桥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立法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做出相应调整,教育改革强调多元评价学生。对此,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认为,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给校外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校外教育的优势是通过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在丰富的活动中促成孩子的道德养成、品德养成,优势非常明显,这是机遇;但校外活动课程面临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这是挑战。
苑立新认为,就目前来看,平衡好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使校外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需要做到几个方面:
孩子的校外学习是基于兴趣的学习,如校外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活动;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孩子和孩子之间团队协同学习;是开放式的学习,这不仅是空间上的开放,也是孩子心灵开放,在整个体验式、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这种开放要比从教室走向户外的形式上的开放更重要。同时,校外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学科之间跨专业的融合性学习,把不同学科的知识通过一个活动结合起来,比如中国儿童中心的“创客空间”项目,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苑立新认为,要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校外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低门槛、低收费。高书国也提到,我们常常把校外教育看作是贴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是不重要的教育。目前,校外教育体系边界不清,责任不明,管理体系也不明确。因此,他提出为校外教育立法的设想,积极推进公益性的校外教育。他说:“公益性的教育应该是普惠型、面对大众的,比如,在10万人以上的社区,就要有一个校外教育机构,30万人以上的社区要有一个比较大的校外教育机构,这样孩子不用走很远,就能接受比较正规的校外教育,而不是现在社会上、市场上流行的那些鱼龙混杂的盈利性的校外教育,科技馆、美术馆,这些都应该纳入校外教育体系。”
高书国还提出,积极开展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统一的校外教育组织体系和制度,并推进家庭教育立法,明确家庭的责任,让儿童青少年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学校、校外、家庭三个方面,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