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强 文/图
今年春节在川南屏山县一个吴姓农家作客。吴家坐落在公路边,一栋三层楼的砖房颇有气势,房前还有二百多平米的水泥地坝兼洗车场。楼层的玻璃幕墙、欧式立柱、中式门窗相互辉映。
吴家奶奶独自坐在地坝一角的竹制躺椅里,腰上系了一张碎花围腰帕,将一个烘笼放在膝盖下取暖。烘笼被火的温暖和手的摩挲显出油亮的竹黄色,如文物的包浆一般,像吴奶奶清瘦而慈祥的笑脸,折射出柔顺、张力和岁月酿制的从容。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曾经用过这个东西,奶奶的烘笼和眼前吴家奶奶的烘笼差不多,用竹篾编织,里面有一个砂陶碗,砂陶碗里燃着木炭,袅袅娜娜地驱散寒气。
烘笼的历史有多久?略微查阅了一下,宋朝就有这个东西了,而且当时也叫烘笼。清朝时成都的一个落魄文人曾经写过烘笼诗:“烘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居然把凄凉也写得诗意盎然。
如今,电手暖到处可见,烘笼的范围越来越小,小到我们这一辈还认识,但城里的“90后”可能就相当陌生了。像烘笼这样古老的生活小物件在逐渐退出大众视野,或许难以传承,但它们曾经营造的乡村温暖却闪烁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