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2月25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周刊 记录 下聂庄: : 记忆中的乡愁回来了 “年轻就是好,什么都不怕” 遇见老农具 跌进旧时光 奶奶的烘笼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奶奶的烘笼

□ 喻强 文/图

今年春节在川南屏山县一个吴姓农家作客。吴家坐落在公路边,一栋三层楼的砖房颇有气势,房前还有二百多平米的水泥地坝兼洗车场。楼层的玻璃幕墙、欧式立柱、中式门窗相互辉映。

吴家奶奶独自坐在地坝一角的竹制躺椅里,腰上系了一张碎花围腰帕,将一个烘笼放在膝盖下取暖。烘笼被火的温暖和手的摩挲显出油亮的竹黄色,如文物的包浆一般,像吴奶奶清瘦而慈祥的笑脸,折射出柔顺、张力和岁月酿制的从容。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曾经用过这个东西,奶奶的烘笼和眼前吴家奶奶的烘笼差不多,用竹篾编织,里面有一个砂陶碗,砂陶碗里燃着木炭,袅袅娜娜地驱散寒气。

烘笼的历史有多久?略微查阅了一下,宋朝就有这个东西了,而且当时也叫烘笼。清朝时成都的一个落魄文人曾经写过烘笼诗:“烘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居然把凄凉也写得诗意盎然。

如今,电手暖到处可见,烘笼的范围越来越小,小到我们这一辈还认识,但城里的“90后”可能就相当陌生了。像烘笼这样古老的生活小物件在逐渐退出大众视野,或许难以传承,但它们曾经营造的乡村温暖却闪烁在记忆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