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强洪
□ 陈文杰
今年高考,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十七小学捷报频传:曾就读于该校的陈华屹以692高分成为区高考理科状元;同样备受瞩目的楚才作文竞赛,该校五(1)班的李昊东从10万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一等奖,而该班在3年中累计获奖12人次……
这些品学兼优的孩子们在谈及自身进步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位好老师——现任该校五(1)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余婧。
1996年8月,余婧登上三尺讲台。2002年,她调入青山区钢城十七小学。2011年8月底,该校招收了35名随迁农民工子女,余婧成为35名孩子的班主任。
那时,恰好学校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余婧老师也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了孩子们的家庭,走进了这些孩子的心灵世界。十里钢城,30多个休息日,几十个家庭,2个笔记本,数双平底鞋,1辆自行车……这一连串的数字,清晰地记录了余婧老师4个月的家访足迹。
在家访中,余婧目睹了农民工家庭的辛苦和孩子们的孤独,了解到不少家长因为生活艰难与压力,家长平时喜欢抱怨,而家长的负面情绪又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为此,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余婧会精心准备一次《幸福人生课》,和家长聊聊幸福和人生。她告诉家长,人生伴侣的选择不能改变,但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营造,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通过家访,余老师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开始懊恼自己平时对家长们的责怪,懊恼没有体谅家长们为生活打拼的艰辛。
由此,余婧从最开始的抱怨到现在自己想主动为他们多做些事情,看到这35双清纯的眼睛,她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
为了在“流动花朵班”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阅读理念,在开学报到前,余老师就已把100多本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柜里。“不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起早摸黑,他们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但并不是不关心孩子,他们只是缺少方法和指导。”
“我一直相信阅读的力量,从未因分数、应试或考试排名打乱过自己的节奏。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余婧说,“我希望通过书香浸染的孩子,在家庭里,应该是矛盾的调解员;在将来,是热心公益的排头兵;在社会,他们是扶危济困的慈善者,是社会上的好公民。”
日复一日的书香熏陶,一颗颗阅读的种子也逐渐开花。成立“创作梦工场”后,不少学生的作文在《帅作文》《小学作文与阅读》等报刊发表;在享誉湖北的楚才杯作文竞赛中,“流动花朵班”近三年也一直刷新着获奖纪录。
余婧说,从三年级4人获奖时的“破天荒”到四年级6人获奖时的“遍地开花”再到今年的“大丰收”,这样的成绩对于“小候鸟”而言来之不易。
“这5年的坚持是值得的。”带领“流动花朵班”筑梦的五年,余婧最大的感慨是:“这五年,不仅让我学会了‘静待花开’,也让我体会到不忘初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