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耿兴敏
9月6日到7日,2016年协和国际护理论坛在北京协和会堂隆重举行。护理行业精英们聚首协和,共同探讨当下,展望未来。
《68例幼少女妇科恶性肿瘤患儿化疗期的安全护理》《连续性护理支持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的研究》《经历接近失误的护士后期预防行为的认识和体验研究》等等,一场场精彩演讲,引发更多思考: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护理行业?
人口老龄化让护理行业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发展取得成效显著,全国护士队伍总量快速增加,然而,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仅为2.36。
护理行业在改革护理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护理水平不断提升的步伐下,也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各级积极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服务格局,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护理服务的领域也随时代发展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期待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表示,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首先就是人口老龄化。
2015年,我国人口总量增加到13.7亿;60岁以上老年人增加到2.2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6.1%。而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2.9亿多,接近3亿的这样一个数字,严重挑战着中国可提供的护理服务需求。
“人口老龄化,不仅仅会有巨大的医疗需求,控制医疗费用只是一个方面。”郭燕红介绍,2013年,我国老年人慢病患病率为71.8%。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分别已经达到58.9%和19.6%。生活服务需求增长,必然会对护理服务提出挑战,特别是我们能否提供更多的专业护理服务。
4000万,这是什么概念?目前而言,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已经逼近这个数字。
2015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增至50%,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让人口流动成为常态,伴之而生的是更多的高龄独居老人出现。
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的脆弱群体,他们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来自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我国65~69岁、80~84岁、90~94岁与100~105岁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分别为5%、20%、40%与60%。平均每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照料与医疗成本开支约为65~74岁老人的14.4倍。
毋庸置疑,养老康复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巨大的需求。
服务差异化仍然是疑难问题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仅有60.4万。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生秀表示,为什么患者都往大医院集中?服务水平差异化是目前面临的医疗资源,也是护理专业最大的挑战。虽然一直强调和努力使得医疗资源下沉、医疗服务下沉,但一时半会儿不解决根本问题,解决差异化将是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医疗护理人才的差异,比如,地方相关部门曾经探索招收定向生毕业后回当地服务,然而许多年轻人毕业后不愿再回到当地。另外,服务基层的医护人员的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实际的家庭问题都在分散着基层的吸引力。
郭燕红坦言,现有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大医院资源过度集中,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发展缓慢。因此,群众就医需求和社会资源越来越向大医院倾斜,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因设施条件、技术水平有限,其服务的就近、方便、快捷、便宜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
护士的价值亟须重新认识
“洗手洗脚洗头,这不就是护士的活儿吗?”这种认识误区并不鲜见。
目前护理服务价格过低,甚至有些服务项目根本不收费,这是制约医疗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也影响护士职业的价值认可。
新形势,新特点,然而如何加强临床护理服务,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郭燕红表示,推进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履行护士职责,护理服务到位。同时,与时俱进,强调连续性、人性化、个体化、多元化服务;向社区、居家扩展连续性护理、康复服务。
然而,在我们强调护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岗位职责、评价要点等一切促进护理行业职业水平提升的同时,科学统筹人力资源,对护士队伍进行分层次管理,也是护理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为护士工作者营造和谐氛围和保障人身安全,这是管理者,也是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欣娟表示,一方面提升护理内涵很有必要,比如不同医院之间、地区之间、学校培养的护士,素质差异大,这需要改变。首先要加强护士自身条件的改变。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条件的改善,这需要一些政策的支持。
“目前护士还是比较短缺。一些医院护士短缺,怎么可能给患者更好地提供服务呢?”吴欣娟表示:“要给护士成长路径,鼓励护士科研创新。”
“重新认识护士价值,重新认知护士职业尊严,包括社会同行对护士职业的认可,很重要。”吴欣娟表示,社会对护士职业的重新认识,必将推动护理行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