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6月1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高校女性/性别教育应强化针对性有效性 弱势妇女如何摆脱困境? 国际连线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女性/性别教育应强化针对性有效性

——以西安地区17所高校基线调查为例

编者按

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状况,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知晓度,对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问题的态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推进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进程。西安培华学院女性教育研究所对西安地区17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学生中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知晓率不足三成,且性别意识存在诸多男女差异。为此,作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女性/性别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金沙曼 马帆

《陕西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凸显了对“教育与妇女”领域的重视,不仅将“消除教育机会与资源分配中的性别差异,提高妇女教育水平”作为总目标,还提出了“在不同教育阶段的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性别平等理念”“提倡和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和性别平等课程”的具体目标。

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状况,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知晓度,对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问题的态度,以及对女性/性别教育方法的选择,都直接关系着高校开展女性/性别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系着妇女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为了推动陕西省高校女性/性别教育发展,西安培华学院女性教育研究所开展了“高校女性/性别教育基线调查(西安地区)”。

本次调查于2014年5月~9月进行。问卷调查覆盖西安地区17所高等院校,以西安培华学院、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主,包括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长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回收有效问卷499份,其中男生149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9.9%;女生350人,占被调查者总数70.1%。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0个问题,分4个板块,包括:社会性别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认知;我国性别平等发展状况评价;大学开展女性/性别教育必要性认识;参加女性/性别教育需求。之所以叫“基线调查”,是因为这是首次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视角进行的面对学生的高校女性/性别教育调查,以此为基础,今后将开展持续调查,以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受访者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知晓率不足三成

调查显示,陕西省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其中性别差异明显,他们虽然在性别关系上有更多思考,但在一些性别问题的判断和选择上却显现出某种价值分离和矛盾现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得不够充分和广泛,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妇女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突出特点。

——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了解不够。图1显示,仅有25.45%的学生知道“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42.08%的学生认为是“一项重要举措”,29.6%的学生认为是“一项公共政策”。分性别统计显示,33.55%的男生和45.71%的女生认为是“重要举措”、33.55%的男生和27.14%的女生认为是“公共政策”,只有28.18%的男生和24.28%的女生知道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

图1.对“基本国策”的认知情况

——基本认同性别平等价值取向,但对社会性别含义的理解存在模糊。对“社会性别”概念了解和有些了解的学生占55.5%。分性别统计显示,有13.42%的男生和7.71%的女生了解社会性别的概念;48.99%的男生和44.85%的女生有些了解;而37.58%的男生和47.42%的女生却不了解这一概念。

对“社会性别”含义的理解,差异较大。分性别统计,认同“在承认性别差异基础上主张男女平等”的女生比男生高6个百分点;认同“基于生理差异上的两性的社会角色和分工”的女生比男生高10个百分点;而认同“男人要像男子汉,女人要有女人味”的男生比女生高13个百分点;认为“男女都一样”的男生比女生高3个百分点。28.85%的男生和16.28%的女生认同“社会对男女良性的期待、要求和评价”更符合社会性别的含义;仅有11.40%的男生和6.28%的女生认为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

——对我国男女平等状况分析比较乐观,但对推进妇女发展国家机制普遍陌生。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男女不平等,在存在程度认识上有区别。12.83%的学生认为普遍存在,10.02%的认为较多存在,49.10%的认为存在,有22.85%的学生认为目前基本上不存在男女不平等。认为性别不平等“基本不存在”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而认为“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女生则远远高于男生,达到女生被调查者的56.57%。

但对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陕西妇女发展规划》74.55%的学生都不了解。 69.79%的男学生和76.57%的女生都不了解。对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责任主体的认知,认同政府是推进责任主体的男生占29.53%,女生占30.57%;认同公民是推进责任主体的男生占30.20%、女生占33.42%。

——对影响女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认识客观,但对妇女权益保护的认识存在差异。调查显示,对影响妇女发展的主要因素,居于首位的是“传统观念与性别歧视”,其次是“缺乏法律政策的有效保护”,第三是“制度性的性别不平等”。认同妇女权益保护是社会问题的女生比男生高12个百分点。

——对在高校开展女性/性别教育关注度高,但相当多的学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关注女性/性别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进行女性/性别教育;48.1%的学生认为周围的同学对女性/性别教育课程感兴趣,24.85%的学生认为不感兴趣,还有25.45%的学生说不清。分性别统计显示:认为周围的同学对女性/性别教育课程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男生多于女生,而说不清的女生多于男生。

但相当多的学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习过《礼仪》的学生最多,尤其是女生,达到50.28%,其次是《女性心理学》。同学们主要通过参加讲座、选修课和参加志愿者服务接触到女性/性别方面的培训,并且普遍认为收获较大,激发了自己关注性别平等的积极性。

图2.学生学习过的女性/性别教育课程

——对女性/性别教育寄予高的要求,但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53.02%的男生和48.57%的女生认为“妇女与教育”是我国保障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对女性/性别教育课程学生各有收获,认为收获一般的学生占52.71%。认为收获非常大和收获一般的女生多于男生,收获较小和收获差的男生多于女生。

——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但男女同学关心的侧重点不同。同学们就“什么是男女平等?”“如何实现男女平等?”提出了不少问题。男生较为关注“女强男弱”现象,提出如果出现女重于男的现象又该如何处理?对男性的要求过高压力更大如何解决?女生则更多关心就业、家庭问题、妇女发展与社会环境问题。

高校女性/性别教育有待加强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其一,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性别意识的状况,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认知,客观分析他们对女性/性别教育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从性别视角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其二,被调查者对“基本国策”“社会性别”“妇女纲要”的认知模糊和差异,说明在大学生中进行性别平等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这一方面教育的缺失将影响学生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我国推进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努力。同时,不少学生对“妇女纲要”“社会性别”概念只是听说,甚至尚不知晓,知道者对其含义的认识也有偏颇或过于简单,说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倡导还有待加强。

其三,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够正视我国社会存在着性别不平等和妇女社会地位较低的现实,关注男女平等问题,但对不平等的程度以及妇女社会地位和性别发展状况的评价上,男女两性存在着差异。总的说来,女性对妇女地位和性别发展状况的评价明显低于男性。这一结果与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所处的地位、角色、感受和经验有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性别差异的存在,同时也表现出女性追求性别平等的愿望更加强烈。

其四,同学们对男女平等问题的关注,对在高校开展女性/性别教育的关切,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的热情,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为此,必须师生结合,下功夫解决好高校女性/性别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适应”,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特色社会性别主流化视角给青年人带来生活的希望,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金沙曼为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帆为该院女子学院助教)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