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但不是做每件事都会一帆风顺,都能达到父母的预期。当孩子遭到挫败之后父母能否接纳失败,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待失败的态度和今后行为的选择。
■ 关颖
国庆假期,我们听到一个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中药青蒿的提取物,在全球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我第一次成功地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此后她和她的团队又在动物、自己和患者身上做了无数次实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屠呦呦成功的背后,有一次次的失败为基础,有几十年的努力付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位85岁的老科学家当下的成功和过往的失败,也为我们如何认识孩子教育子女给予了有益的启示。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但不是做每件事都会一帆风顺,都能达到父母的预期。当孩子遭到挫败之后父母能否接纳失败,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待失败的态度和今后行为的选择。
有个女孩小学一直很优秀,但在小升初考试时一次疏忽没能考上重点初中。孩子说“我不比那些考上重点学校的同学差!”妈妈却说:“你还有脸说呢!你不比别人差,人家考上了你怎么没考上!”在妈妈看来,小升初没考好,几年的努力白费了,是最大的失败。于是一改过去对孩子的态度,整天数落女儿“关键时刻掉链子”。孩子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上中学后再也没有与优秀结缘。
另一个孩子,同样小升初没考好,关在家里不出门跟自己赌气,哭了好几天,又觉得让父母花钱自己上民办校没面子。其父则采用激将法:“钱我们是替你交了,你要是真有本事,自己也争口气,中考时超过那些考上重点校的同学!”孩子一听来了劲儿:“你以为我不行吗?!”读初中时她加倍努力,中考时真就考上了重点高中。妈妈说,如果小升初考上了重点校,她未必有这么大的后劲儿。
两个实例,同时印证了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的挫折情绪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结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根据这一观点,要改变行为结果,最重要的是调节或改变人的观念。
大家常以“失败是成功之母”来劝人或安慰自己,的确失败向成功转化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前面两个事例的不同结果说明,正是两位家长在面对孩子没考好的关键时刻的不同态度和教育方法起了作用。
父母该怎样认识孩子的成功与失败,改变自己对挫折的不良态度呢?
一是对结果要有正确预期。这两个实例告诉我们,成功没有特定的标准,只是一种心理预期。在现代汉语中“成功”有两个含义:一、获得预期的结果,二、指事情的结果令人满意。而这个结果即要达到的目标是定在“小升初”的当下,还是定在较远的“中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父母对孩子考试结果的评价,进而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一次考试没考好、一件事情没做好只是成长中的一个点、一个过程,孩子要走的路还长。父母和孩子都把眼光放得远一点,更远一点,或许就不会被一次失败、一点挫折打垮了。
二是要对“失败”进行内归因分析。比如孩子考试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原因可能很多,无论是多么偶然的因素、多少外部的因素,总有自己失误的成分。少强调客观,帮助孩子进行内归因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产生内疚感,才能吃一堑,长一智,明确继续努力的目标。这种内归因分析应着眼于学习基础不牢、缺乏努力、粗心等经过主观努力能改变的可控因素,而不是强调“脑子笨”等不可控因素,否则孩子便无从做起。
三是强化动机和意志力。“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是能说失败向成功的转化是有可能的,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不是必然的、绝对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强化孩子的成就动机和避挫动机,这是推动孩子行为的直接的、内部的动力。比如前述那位父亲的激将法,就对激励孩子自信和自我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只有动机内化为孩子自身的需要,才能经得起反复失败的考验,而不是知难而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失败转化为成功,不怕反复、坚持不懈的良好意志品质也是重要的心理条件。
对孩子来说,无论是赢是输、是成功失败,也无论是大事小事,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引导孩子有尊严地面对输局、学会要有败不馁的心态,首先需要父母要有输得起的心态,同时懂得把失败的权利还给孩子,长此以往,孩子才能在失败中重新获得成功、成长。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