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耿兴敏
“消除性别歧视、更加平等地分配权力,整个社会的政治体制才能够更加合理。”这是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于今年2月出席联合国妇女署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的世界女性领袖高层会议时讲话中的热切呼唤。
在此次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要让妇女获得更多参政机会和决策权。潘基文认为,虽然越来越多的妇女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机会,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各国政府和社会仍需付出更多努力,“希望男女平等能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现实”。
“我国妇女政治和决策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理论室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丁娟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法治国为共绘妇女参政新蓝图提供了保障。
丁娟说,从历史角度看,妇女地位沦落的标志是政治权利的男性专属,同样,现实地审视,妇女地位的平等,也离不开政治权利的复归和性别之间的包容分享。遗憾的是,目前在全球和平、发展的依次递进中,性别之间的包容、平等、和谐都依然难尽人意,其中,权利矩阵的性别民主与分享更是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这无疑是世界妇女运动急需破解的哥德巴赫猜想。
据最近发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以及法律政策的完善相适应,中国妇女的政治权利进一步实现,政治和决策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一是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比例有所提高,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女代表比例达到23.4%,较上一届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少数民族女代表占其代表总数的41.3%。二是妇女在基层民主自治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2013年,城市居委会中女委员比例占41.5%,农村村委会中,女性比例占22.7%。三是党和政府决策领域妇女作用不断加强。2013年,中国共产党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24.3%,比1995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
“这些进展,彰显着中国妇女发展的成就,凝结着党的关怀、国家立法的保障、政府的推动以及各级妇女组织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同时,丁娟认为,回眸历史,展望未来,在增强信念,描绘性别平等新蓝图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认清形势,树立问题意识,看到在参政领域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依然存在,距离也十分明显。
丁娟说,环顾全球,中国妇女参政的比例特别是在世界各国议会中的排位,依然与中国的大国形象和大国责任不够匹配,在国家和政府部门乃至基层自治组织中,担任要职和正职的女性也依然匮缺,这意味着妇女政治权利的实现还有薄弱之处,妇女政治潜能的开发还有偌大的空间。
另据白皮书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男女的受教育程度已十分接近,妇女经济参与也高达45%左右,教育平等和经济参与已经为妇女更好地参与政治、行使公民权利,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
丁娟说:“我们要研究,是什么还在阻碍妇女参政跨越性的步履。关于这个问题,国家政府和妇女组织以及研究机构应合力攻关,建言献策,提出更加可行的政策和策略。”
2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今年9月27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之际,我国与联合国共同举办了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从承诺到行动” 为主题的“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全球领导人会议”,即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发表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建议从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保障妇女权益、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以及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方面加速行动。我国还努力承担国际责任,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100个“妇幼健康工程”和100个“快乐校园工程”以及面向贫困女童等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这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妇女事业的支持和帮助,也为国际妇女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些重要思想和举措,不仅是为世界妇女发展开出的方剂,同样也是中国妇女,特别是中国妇女政治参与能够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基本原则。”丁娟呼吁,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社会应积极行动,在2015年新发展的基础上,制定更新的发展目标,并切实推动社会资源更加广泛地惠及弱势群体和性别平等事业,使每一个人都能开发潜力,发挥作用,奉献社会,实现自我,在这样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下,权利的不均衡以及性别歧视,才会被深层解构,而代之以平等包容和谐的新价值新目标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