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8月27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百名女兵将参加胜利日阅兵演奏 习近平将为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和抗战将领颁发纪念章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出版发行 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促进教育公平 法律应有具体规定 中国妇女抗战精神的记录者和颂扬者 龚华名:掩护同志宁死不屈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刊于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妇女》杂志:

中国妇女抗战精神的记录者和颂扬者

本报消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妇女做出了巨大贡献。创刊于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妇女》杂志,向世人展现了抗战巾帼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成为中国妇女抗战精神的记录者和颂扬者,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壮丽史迹。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已经走过76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妇女》,穿越历史硝烟,“重走创刊路”,重温峥嵘岁月中的独特贡献,共沐荣光,意义非凡。

《中国妇女》杂志1939年6月1日诞生于延安窑洞。她是由中共中央创办、中央妇委会主办的第一本全国性妇女刊物。毛泽东同志挥毫题写刊名并赋《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大气磅礴中寄予着对妇女力量的赞美和殷切希望。抗战时期《中国妇女》共出版两卷,第一卷12期,第二卷10期。毛泽东、朱德、邓颖超、康克清、蔡畅等,都曾为杂志撰稿。

《中国妇女》是党的舆论阵地也是女界的抗日宣言书。发刊词铿锵有力:“企图对于动员和组织二万万二千五百万妇女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建国大业工作尽一分绵薄的力量……成为全国女同胞的喉舌,成为一切妇女先进和热心妇运的男同志们的共同栽培的园地。”毛泽东《当前时局的最大危机》和《团结到底》两篇重要论述在此发表,坚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念。朱德《动员广大妇女到生产运动中来》、邓颖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妇女运动》、蔡畅《持久抗战中的中国女工》等檄文的刊发,激发着民族激情和巾帼壮志。

《中国妇女》像旗帜,聚拢着全国妇女抗日救国的巨大能量,也是当时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指南,宣示并见证着“半边天”的战斗力:“从小姑娘到老太婆,从女学生到农妇,从大城市的女工到穷乡僻壤的家庭妇女,从贫苦妇女到上层妇女,都起来为民族国家而奋斗,都能够挺身出来,担当救国重任,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空前没有的新气象新生活,这是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

《中国妇女》全方位展现了抗战中妇女同仇敌忾的不屈精神、舍小为大的家国情怀、妇女解放运动的独特力量——

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战英烈名录”的中,南洋归侨李林是8位女英烈之一。当年的《中国妇女》记载了她在1941年日寇对晋绥边区根据地的第九次围攻中浴血奋战,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壮烈牺牲的事迹,并以中央妇委会的名义发表了《悼女英雄李林李桂芳等同志》,还刊登了24岁的李林生前写给杂志社的信,激励更多妇女成为骁勇的革命战士。

每期《中国妇女》杂志都对敌占区和敌后妇女与敌抗争的情况做大量报道。如:《驰骋在江南战场上的女战士》《持久抗战中的中国女工》…… 康克清亲笔记录了《华北敌后的妇女英姿》敌人“扫荡”时,各级妇救会组织战时服务队,智取敌人。“夺得敌人的枪,武装了自己,走来迎接我们的军队……有些女孩都把头剃光,参加了游击小组……都想在民族解放战斗的事业上放进自己的一滴心血”。

《中国妇女》还展现了后方妇女儿童生活与风采的全景画卷。对妇女生活态度、婚恋观念的引领,对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爱,使杂志成为团结妇女群众的贴心朋友,成为妇女新生活的温馨指南。《谈谈中国的家庭婚姻问题》突出了男女平等、自主开明的婚姻观:“俩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是平等的,彼此在精神上和工作上是朋友和同志……当共同生活时,若有某些重大原因彼此变成不能忍受的痛苦时,不再互相信任时,就可以自由离婚。”《怎样开展边区的保育工作》等许多文章指导战时各地保育工作的开展。“和母亲们谈谈心”等栏目,介绍母婴健康和育儿常识 ……如火如荼的抗战岁月里,妇女群众从《中国妇女》中感受到了人性的体恤、心灵的抚慰、深切的关怀。

“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民族危亡之时,她们万里赴戎机浴血杀敌,她们母亲送儿妻子送郎上战场,她们奔走呼号唤起民众,她们战地服务救死扶伤,她们后方生产送衣送粮,她们组织自卫军、妇救会星火燎原……她们奋发为雄,撑起半边天。从个体到群像,从前线到后方,《中国妇女》见证了抗战女性光辉。

《中国妇女》是抗战时期最具权威影响力、最受妇女喜爱的刊物。当年的苏区“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丁玲,亲自为《中国妇女》杂志设计版式。洛甫、琴秋、孟庆树、朱仲丽、沙平、李开诗、魏巍等曾为撰稿人。“鲁艺”美术部主任江丰等创作的木刻版画,无论是妇女参加生产劳动,还是支持丈夫参战、保育儿童,画面都充溢着朴实而厚重的气息,不仅增色了《中国妇女》的独特风格,也留下了抗战时期珍贵的艺术史料。

陈慕华大姐曾饱含深情地回忆:“在延安工作、学习的许多年轻女干部,都很喜欢这本杂志,每次得到它都争相阅读,那上面登载的中央领导同志对时局的分析,对妇女工作的指导,对妇女理论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各地妇运情况、妇女生活的生动报道,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教育和记忆”。

如今,蕴含红色DNA的《中国妇女》杂志历经76载,风云跌宕又历久弥新。她从抗战硝烟中走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伴随几代妇女的成长与发展,成为引领中国妇女砥砺前行的一面旗帜。

纪念抗战70周年之时,《中国妇女》杂志采访队,奔赴延安“重走创刊路”,踏着前辈的足迹,肃然起敬中深感肩上的重任。以抗战精神为财富,在传承与创新中继往开来,是《中国妇女》光荣的历史使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