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苄基
在法国卡仰大学学术交流期间,我认识了普丽娜。她是一个单身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女儿艾丽莎9岁,上小学三年级;儿子哈雷7岁,刚上一年级。因为同在一个办公室,平日的耳闻目睹让我得以部分了解到普丽娜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有两次经历给我的印象最深。
一次,普丽娜早上刚来到办公室,就接到了女儿艾丽莎打来的电话。艾丽莎在电话里大声说道:“妈妈,快来救我呀!我把数学课本丢在家里了,马上就要上课了,没有课本肯定要挨老师批的。您马上给我送来,拜托,拜托!”
这要是换成中国的父母,肯定放下电话立即就会给孩子送书去。更何况,从办公室到普丽娜的家,再到学校,整个路程步行只需要10分钟的工夫。
出乎我意料的是,普丽娜没有离开办公室半步,也没有吩咐家里的保姆去送。她对艾丽莎说:“妈妈在上班,上班就有自己的工作责任和约束,不能随便离开的,哪怕离开的时间极短暂。妈妈也相信你一定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说完,普丽娜就挂了电话。很快,艾丽莎又连续打来两次电话,但普丽娜都没有去接。坐在一旁的我觉得这样不太好,于是连忙表示可以代为送书。普丽娜连连摆手说:“千万不要这样,这是艾丽莎犯的错误,是她自己的事情,她就要自己承担起这个责任。如果我们轻而易举地就给她送过去了,她一定不会吸取这次失误的教训,下次还会再犯的。”“可是,她会被老师批评呀,会落下一节课的!”“批评又怎样,一节课不上又能怎样?”普丽娜回应道。
第二天一到办公室,我便问普丽娜事情后来怎样了。她微笑着说,艾丽莎到隔壁班上去借了,没有被老师批评。
我后来还听普丽娜说,现在每天离家上学之前,艾丽莎都会自觉地检查自己的书包,看看有没有遗忘的书本,“因为她知道,妈妈是绝对不会给她送的”。
另一次,普丽娜的儿子哈雷在学校跟人打架,抓破了同学的脸,老师打电话通知她立即去学校一趟。出于关心,我陪她一起去了哈雷的学校。刚见到哈雷时,小孩子一脸的不服气,说是同学先动的手,自己只不过是正当防卫。
普丽娜什么话也没有说,拉起哈雷的手就朝老师的办公室走去。一到办公室,她就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哈雷打人,不是他的问题,是我这个做妈妈的问题。”然后,她给老师来了三次90度的鞠躬。
之后,普丽娜又向站在一旁被哈雷抓伤脸的同学的父母致歉、三鞠躬,并且立即带着哈雷的同学去医院治疗。整个过程哈雷一直跟着,从头到尾,普丽娜没有任何责备他的话或者任何惩罚性的行为。
结果却非常好。在从医院回学校的路上,一直沉默不语的哈雷终于开口了。他说:“妈妈,对不起,我发誓以后再也不打架了,再也不让您在其他人面前受委屈了。妈妈,请您相信我。” 这之后,我再也没有听说哈雷在学校惹过事。
一次是不帮孩子承担责任,一次是主动帮孩子承担责任,面对孩子的错误,普丽娜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其结果却都是教育了孩子,让他们明辨是非和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