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8月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从“女性意识”觉醒到“人性多元”表达 “受众商品”理论视角下的媒介“消费女性”反思 陈芸的“蝶变”: 以内省而达至善 女学书馆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9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女性意识”觉醒到“人性多元”表达

——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佟玉洁

中国女性艺术30年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女性艺术”以及“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多元表达”三个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呈现出开放、多元的学术氛围。

中国女性艺术30年学术研讨会于7月26日~27日在湖北省神农架举行,围绕“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女性艺术”以及“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多元表达”三个议题,与会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由中国艺术批评基金、钻石艺术博物馆、萧淑芳艺术基金主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中国艺术批评家网协办。

“女性意识”觉醒与女性艺术的成就及困惑

中国美术批评界有一个共识,即中国女性艺术中的“女性意识”作为一种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80、90年代。相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作为 “红、光、亮”的政治符号,“女性意识”的提出更凸显作为个体叙事的人性符号。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利用历史学的实证方法论,对主流艺术政治叙事中 “红、光、亮”的女性形象,性别意识的边缘化提出了质疑。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陶咏白更凸显“女性意识”在这30年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陶咏白认为,新时期以来,女性在艺术中摆脱“共性”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也找回了“女性”。其发展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艺术中女性意识苏醒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是艺术中女性自觉的时期;新世纪是女性在艺术中走向人的“自由”的开始,从而把“女性意识”从传统的女性气质转换为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新的女性精神。

而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徐虹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女性身份意识的“苏醒期”, “女性意识”旨在反思传统“男女有别”的社会等级观念,对现实女性处境提出种种质疑。艺术批评家贾方舟认为,女性艺术的独立价值在于以性别论艺术的意义。“女性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无“女性意识”是判断一幅作品是否算作女性主义艺术的关键标准。

与此同时,徐虹把“女性意识”的萌发也视为中国女性艺术的一个“转折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吴静认为“转折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化的兴起;二是大众传播方式多元的兴盛。市场化为女性艺术家的自由表达带来了契机,而大众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体现出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思潮对中国女性艺术家创作产生的影响。

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成就与困惑并存,也是与会艺术批评家、学者的共识。

女性主义学者荒林认为,30年来已形成了与全球女性主义思潮对接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思潮,女艺术家们将女性成长的主题表现在缤纷的颜色和丰富的构图之中,体现了女性主义艺术思潮对精神压抑处境和时代精神探求的强烈自觉。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独特的叙事策略,即用日常生活的叙事,打破父权宏大叙事的传统。这正是女性主义艺术思潮成熟的标志。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江梅在认同了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的价值同时,也强调了女性艺术家的三十年所遭遇的困惑。江梅认为:一是女性艺术家市场的边缘化,一是女性艺术家在学术热点和话题中的边缘化,一是具有女性主义艺术思想的作品边缘化,一是当今艺术院校女生人数众多而与新生代的女性艺术家出现之寡难成正比。作为今天女性艺术三十年的一个历史性的呼应,文化学者吴亮把“女性意识”视为一种困惑,并以丁玲的小说为例加以分析。探究“女性意识”的历史脉络,使对“女性意识”的思考呈现多样化。

“人性多元”表达与国际视野下的女性艺术

20世纪的60、70年代至今,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为人性的多元表达提供了可能。女性主义强调性身份的流动性,还原人性的丰富性,目的是彰显人性的自由。女性主义作为一个外来概念,在中国本土能够产生多大影响呢?《画刊》杂志主编靳卫红表示了自己的困惑,她认为,现在流行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看起来比较简单,是被压迫者的叙事,是怒气冲冲的。但女性问题是多维度的,反压迫只是一个方面。女性主义要放置于人类问题整体性的广度之下思考,否则,它的内涵会受到限制。当前,还有一个问题也是相当严重,就是女性主义艺术陷入了阐释的陷阱,很多价值是被叙述出来的。中央美院副教授郭红梅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与中国女性艺术的不同生发机制”。她认为, 西方的女性主义艺术是女权主义运动的结果。而中国的女性艺术却更多的集中于女性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并追求一种独具女性意识的表达方式。美国鲍登学院教授崔淑琴对四个中国女艺术家图像中的女性“孕体”进行个案分析,视其为“跨国女性主义”的中国文本。崔淑琴教授以一个西方学者的视觉,阐释了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性别政治在中国本土的女性艺术中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艺术批评家佟玉洁更强调在本土发生的生态多样性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质。她认为,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发生机制已经和世界接轨,其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本土艺术与外来语境博弈的价值。第二,中国女性艺术的出路之一在于借他山之石,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重要的是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呈现自己的艺术以及艺术批评的价值。中国妇女报社副总编辑禹燕认为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与批评应引进新的范式,并从生态女性主义视野来解读当代女性艺术,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理念;分析了中国女性艺术三大典型意象群——空间、土地、身体的内涵与价值;阐述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下中国,生态主义女性艺术的社会实践价值,并提出了女性艺术发展的三个推进策略。

性别政治在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与艺术批评中一直是主流话语。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李心沫基于中国特定的社会语境提出了女性主义的三个方向: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艺术,生态女性主义艺术和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艺术,希望以这三个视角拓宽中国女性艺术研究的角度和视野。清华大学博士生艾雷尔参照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女性主义三个阶段,质疑中国当下“小清新”的女性艺术缺少性别政治的意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通过介绍意大利女艺术家比克罗夫特艺术中的裸政治美学主义,探讨了一种“观看”的女性主义艺术理念的表达与建构。北京大学现代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滕宇宁通过图像学线索梳理提出,当下新型的性别权利的表达与彰显是通过艺术创作中对于观看的主动建构而实现,从中不仅可以重新解释与分析艺术史中的经典案例,以及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还可以以此探讨未来艺术形态的走向。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的学术秘书葛秀支,通过介绍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倡导的“他为她”活动,强调男女和谐的女权意识新思维。而北京大学艺术系学生顾华盈则结合自己参与反性暴力、反性别歧视的实践,表达了“90后”新生代对女权主义思想与行动的理解。“80后”青年艺术批评家付晓东,通过自己的展览实践介绍中国的新生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酷儿艺术更强调跨性别、反传统、反理性等酷儿特质,显示“80后”艺术家在接受与消化外来文化时的睿智与热情。

本次研讨会呈现出开放、多元的学术氛围。不仅因为与会学者、批评家者的身份结构具有广泛性,而且在于与会者从“30后”到“90后”的年龄结构的多元性,这是近几年美术批评会议少见的。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第四届“萧淑芳艺术奖”评选。向京获第四届萧淑芳艺术奖,姜杰获萧淑芳艺术提名奖,中国艺术研究员院研究员、艺术批评家陶咏白获萧淑芳艺术奖特别奖。

(作者为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