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仅传播着信息,更传递着文化规范和价值理念。媒介传播能否秉持男女平等的价值理念对于广大民众能否正确认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价值与贡献影响深远。从性别视角探讨媒介话语生产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于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 马焱 马冬玲 刘晓辉
今年是我国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0周年,也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妇女与媒体”是《北京行动纲领》提出的12大重点关切领域之一。媒体不仅传播着信息,更传递着文化规范和价值理念。媒介传播能否秉持男女平等的价值理念对于广大民众能否正确认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价值与贡献影响深远。从性别视角探讨媒介话语生产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于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传播话语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品牌文化娱乐节目存在贬损女性人格、价值与尊严的现象,误导受众对女性价值的判断。
在媒体市场化、娱乐化趋势强劲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部分媒体为提高收听/收视率,把持不住法律、道德、人权底线,传播贬损女性形象、固化女性传统家庭角色、过度消费女性等不良文化信息,传播内容与现实中女性的多元形象严重不符,扰乱了受众对女性价值的正确判断。比如,今年春晚某小品中“女神”与“女汉子”对比性说唱表演,对“女神”和“女汉子”的呈现和判定标准完全取决于女性的体貌特征,充满了对矮胖女性、大龄未婚女性的嘲讽。
再如,近期相亲类节目风靡,一些媒体为追求片面的轰动效应,高扬拜金主义、“以貌换财”等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节目中充满男尊女卑、“男财女貌”的双重价值标准,直接挑战强调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挑战男女平等的婚姻观。这些节目对于社会公众尤其是处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正确认识女性价值、树立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将会产生严重误导。
——媒介议程设置的选择标准存在性别盲点和性别偏见,女性议题边缘化。
媒介的议程设置折射出媒介生产所依托的价值观念。在媒介议程设置中,女性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们参与的课题组对我国大陆地区东、西、南、北、中部不同地域的5个电视新闻节目共70期节目进行媒介监测,在监测的1010条新闻节目中,仅有66条新闻是关注女性和女性相关的话题,且没有一条进入新闻提要;仅有8条新闻涉及和女性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约占0.79%;没有一条提供赋权女性的经验或促进女性权益维护的正面信息。在被呈现的人物中,男性更多被描述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女性则更多地以普通家庭照料者身份出现,媒体有意无意地将女性的生存空间和价值体现局限在婚姻家庭中。
在众多性别议题中,“剩女”议题有比较多的呈现,电影、电视剧、纸媒报道、谈话类节目都对这一议题有所涉及,“剩女”逐渐取代了“单身女性”的提法。媒体用“剩”这一含有贬义的词汇代替“单身”的命名,表明了对适龄女性未婚、不婚的负面态度与立场。事实上,目前中国农村存在的适龄未婚男性的数量远远大于所谓的“剩女”,而媒体并未给予相应关注,而是扩大“剩女”问题,通过娱乐化、商业化的包装以消费女性作为盈利的手段,获取“眼球效益”。
——媒介监管体系和把关机制缺乏明确的性别评价指标。
目前在对媒体的法律政策监管、监测方面,虽然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对于传播内容的要求有限制性规定,但总体来看,这些条例基本没有对男女平等内容的监管,一般只是笼统规定禁止淫秽色情内容,且这些要求都是原则性的,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对于违反规定的情况也缺乏相应的追责机制。据了解,国家电影电视总局的收听收看中心,每天对播出节目的内容进行评估和监测,但并没有关于性别的评估和监测指标。在春晚这样的大型综合综艺节目的审查和监测评估工作中,同样缺乏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专业人士参与以及性别平等的评价标准,使得“女神/女汉子”这样的节目在获得大量的关注和传播之后,被广泛质疑涉嫌歧视女性。
——媒介从业人员的性别平等意识、人权意识有待加强。
媒介从业人员对男女两性的能力与价值、角色与分工、权利与责任的认识水平,对于性别议题的设置以及媒介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在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中,有关具体技术技能的培训相对较多,而有关人权意识、性别平等观念等方面的培训相对较少,更缺乏系统性。部分文化创作者缺乏文化自觉的创作态度,急功近利,以迎合受众的浅层需求为导向,追求“眼球效应”。涉及妇女、男女两性关系等方面的议题时,容易出现歧视女性而不自知的庸俗、低俗、媚俗倾向。
规范媒介话语传播的对策建议
——提高主流媒体的性别议题设置能力,重视媒介话语传播的影响力。
主流媒体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传播平台,通过对一些热点性别事件的关注,主动设置更能体现性别平等意识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议题,影响和带动其他媒体的议程设置,促使其他媒体更加认同其在性别价值观上的判断,根据主流媒体已有的议题进行议题的再设置,从而对媒体新秩序的建立带来积极影响,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舆论传播合力。另一方面,可以契合当前社会中的流行文化和社会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有利于男女平等的话语生产和话语传播,通过制造一些性别话题,有意识地对受众和其他媒体的性别观念加以引导,拓展媒体传播男女平等价值观念的操作空间。
——把性别平等的指标纳入我国媒体监管政策和指标体系,完善传媒监管机制。
媒体领域应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干预机制。一是在制定和完善媒介监管政策和指标体系时纳入性别平等指标,使大众媒体在报道性别议题时有政策可依。二是在一些特定栏目节目的立意、内容、形式等设计上坚持男女平等的价值导向,建立性别平等咨询机制,引入专家把关,在节目审查环节设置性别顾问或者加入性别平等的评价指标。三是加强对公共文化产品的舆情监测,对于弘扬先进性别文化的好作品给予鼓励,对于违反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作品进行问责。
——将一些带有性别歧视的流行语列入国家禁用词范畴,主流媒体应带头执行。
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其用语看似小事,实则关乎舆论导向。2014年7月新华社发布了《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建议当前针对特定男女群体的带有性别歧视性的标签性词语(如“剩女”“女汉子”“娘炮”等)列入国家新闻媒体以及官方正式文件的禁用语范畴,净化有利于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
——对与媒体工作相关的目标人群进行性别平等意识的培训,增强其传播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文化自觉。
一是加强对媒体管理者的培训,使其在制定媒介传播政策、培养选拔任用干部时具有性别平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二是加强对一般媒介从业人员的培训,比如在其入职岗前培训、入职后的业务培训以及岗位资格证的获取考试中加入性别平等的内容,促使其树立男女平等的价值理念,并将此理念贯穿到相关传媒作品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三是在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中增加性别平等的课程设置,对即将从事传媒工作的大学生进行尊重法律、道德、人权底线的教育,提高其性别平等意识,引导其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此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男女平等价值观研究与相关理论探讨”的阶段性成果)
(马焱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马冬玲为该所副研究员,刘晓辉为该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