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元鹏
6月1日,南昌暴雨倾盆而下,加之接连不断闪电,为晚高峰的南昌上演了一场“灾难大片”。江西省气象台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出行注意安全,夜晚要尽量避免外出。(6月2日《南昌晚报》)
善意的提醒不仅有南昌在做。通过各地媒体,都会发现这种善意提醒。大雨就是很任性,年年都在雨季骄傲地“上头条”。
这个暴雨来临的季节,往昔的“旧闻”再次成为不新的“新闻”:一对母子夜晚出行遭遇暴雨,跌落于路边的河里;一名小学生放学,因为雨水较大看不清路面,被窨井吞噬;老汉早起卖菜,遭遇暴雨不幸遇难……在这个“城市看海”的剧情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消失的风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悲剧的主角。
想起一首小时候喜欢听的歌,是那样的富有诗意:“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可是放到“城市看海”的无奈中,诗意也就荡然无存了。2013年7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遭遇五年最强降雨,最深处水深达2米,大量群众被困。当地学生上学成了困难的事情,他们“荡起双桨”,用皮划艇去上学。
今年,暴雨季节再次来临,有的城市在提醒,有的城市在排水,有的城市在呼吁。也有的地方很“善良”,他们不是用提醒去“吓唬”市民,而是“宽心”。安徽阜阳5月15日就遭遇了大暴雨,当地政府不忘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别害怕,明天暴雨就走了》。城市安全,岂能依靠暴雨走了?走了的暴雨就不会来了吗?
今年,有一个词火了——“海绵城市”。是说要让城市成为吸水的海绵。这确实值得期待。但是,眼下的问题是,建设“海绵城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前还犹如海市蜃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安全?这需要有一张应急的“雨天出行安全路线图”,依据往年出事地点,划出危险区域,让市民绕道行驶,也应该加强这些区域和部位的整治,确保雨季安全。
当然,更希望的是,我们的“海绵城市”早日走出纸面,快快实施和推进。但愿到了那一天,暴雨季节,我们能不再需要无奈的“荡起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