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清
小刘是上海一所高校的大二女生,跟风购买了一款“丰唇器”。使用后,两片嘴唇因长期受到外力吮吸,导致软组织坏死。(6月2日《新闻晨报》)
当“以貌取人”成为一种社会心态,颜值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分量在逐渐增加,“郎才女貌”的传统观念不断被重塑和更新,男性也要接受比以往更为严苛的社会审美时,为了获取形象资本,一些自认为“先天不足”的人们,将希望的眼光投向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整容技术和整形产品上,试图通过外力的帮助,达到“人造美”的目标。
大学生“整形热”的背后,投射着社会现实的集成影像。整形作为一种身体消费,一方面回应着公众对外貌的要求,另一方面又遵循着社会资本的逻辑,将身体的审美价值与交换价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大学生对外貌进行重塑,无非是想增加形象资本、提升社会认同,从而在求职就业、婚恋择偶、社会交往中胜人一筹。
在一个盛行印象管理的时代里,整形的如火如荼,根源于身体符号属性的凸显。在现代社会,身体成为创造身份边界和社会分层的工具。于是,与身体特性相关的符号消费开始粉墨登场,追求时尚、喜欢体验新鲜事物的大学生,难免会成为“整容热”的参与者。
“整形受伤”的爱与痛,只不过是畸形身体符号消费的一个缩影。
不论是对美的期望值过高,还是对身体部位的超常要求,抑或盲目跟风,扭曲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让一些人为了追求“高颜值”不惜血本。同时,在整容行业良莠不齐、整形商品鱼龙混杂的格局下,缺乏甄别能力的消费者一旦“误入歧途”,便可能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甚至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损失。
如果说“整形受伤”是一种罪过,惩罚的板子却不能全部打在大学生身上。说到底,大学生不是孤立的节点,他们也被嵌入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之中,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上演“变形记”。如果单一化、功利化的社会评价标准得不到改变,“整形热”就难以从源头上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