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6月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 综合 书香为伴 梦想同行 对不起爸妈也会犯错 学习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创新 助推家长自我教育 信息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创新 助推家长自我教育

再好的家庭教育指导都必须通过家长、转化为家长的教育行为才能作用于孩子。也就是说,任何指导者、多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都不能替代家长对孩子的作用。

■ 关颖

如今,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如雨后春笋遍及各地,各路专家在各种场合给家长讲座、与家长互动、为家长咨询……为给家长排忧解难付出了许多努力,也有人受到家长的热烈追捧和持续追随,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与此同时,不能不承认的现实是,在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是当下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之一。许多家庭教育指导是多年延续下来的面向群体的“大讲堂”之类的知识传播和优秀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介绍,停留在指导者教、家长学,或者简单模仿的层面;在指导者面对家长个体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常常是有问必答、事无巨细。

一位经常在某市网上家长学校咨询热线值班的专家说:“有的家长打几十个电话咨询一个问题,恨不能我手把手教他,自己一点脑子都不走。”在我看来,家长的毛病是专家惯出来的,即注重教给家长解决具体问题的招数,家长则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却没指导他如何主动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分析孩子的问题,如何在自己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举一反三。仅仅把家长当作“受教育者”“被要求者”。甚至有指导者自称是家长的“教练”手把手教家长那些固定的程式、方法,而在开发家长自身的教育潜能、引领家长分析思考家庭教育问题、启发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方面尚显不足。

日前,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大连瓦房店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国家庭教育模式创新现场推介和多种模式研讨会”,了解到基层学校、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上的诸多创新举措,笔者深感家庭教育指导的真正成效,是能够启发家长自我教育,这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目的。

在大连瓦房店市教育局和市妇联主办的“家庭教育音乐会”现场,我切身感受到了多种艺术形式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巨大魅力。传播家风家教的东北大鼓《家风正子孙兴》、表现亲子关系的舞蹈《爸爸妈妈我爱你》、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小品《相聚》、呼吁老年人科学施教的歌曲《隔辈亲》……这些源于日常家庭教育实践的题材,以亲子共同参与的多种艺术形式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引领家庭教育方向,引发了广大家长的共鸣和对自身问题的反思。

山东潍坊市高新区清平小学启动“亲子百日记”工程,十几位自愿参与的家长坚持写亲子日记,校长、家庭教育专家天天点评反馈。通过亲子日记这一工具,参与的家长看问题视角发生了变化,逐渐学会了对孩子积极关注,欣赏孩子多了;家庭中一个成员的变化,引发了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及行动的变化,情绪平和,爸爸归位,关系和谐;促进了孩子阅读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等良好行为的习惯养成等等。家长由家庭教育理念接受者变成了经验输出者,开始了家庭影响家庭、志愿者引领家长的新里程。

这种种家长自我教育模式的新探索,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向。毕竟家庭教育是在家庭内部发生的,执行者是以父母为主的家长。再好的家庭教育指导都必须通过家长、转化为家长的教育行为才能作用于孩子。也就是说,任何指导者、多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都不能替代家长对孩子的作用。而家庭教育有法又无定法,当同样的方法作用于不同的孩子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反应,家长机械地照搬既定的方法或模仿别人的做法照方吃药、照猫画虎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将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融会贯通,通过不断地自我教育悟出教育孩子的真谛,学会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举一反三,才能达到期望的目的。

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成人教育,能够启发家长自我教育才是成功的。所以对专家和指导者而言,需要做的是为家长打好根基、搭建平台。比如搭建信息平台,拓展指导渠道;搭建活动平台,动员家长参与;搭建互助平台,支持和鼓励发展家长组织等等,以多种载体,在兼顾有趣、有用、有理的不同层面,激发家长自身的教育潜能,促进家长教育素质的提升,而不是依赖指导者。

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探索,正是达到家长自我教育目的的桥梁和“助推器”。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