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袁鹏 □ 邢艳红
近年来,甘肃省女子监狱负责全省患艾滋病女性罪犯的管理治疗工作。狱方按照“相对集中,依法管理,科学治疗,遏制传播”的工作方针,开展对艾滋病罪犯的管理和治疗,她们通过多方学习借鉴,建立健全了针对艾滋病罪犯管理治疗的集中关押管理方案、心理矫治重塑健全人格实施方案、干警(医生)职业暴露处置方案、艾滋病检测阳性结果告知方案、刑释后转介、转诊机制等制度,并确定专人专岗,使艾滋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初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安全度过危险期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女子监狱艾滋病病区、病房时,艾滋病女犯们正在做文化课作业。病房在二楼,下午温暖的阳光照得病房很明亮,显得雪白的床单、被褥更加纯白。这里每间病房住3个人,配3张书桌。房间里一尘不染,墙上挂着46英寸液晶电视。生活用品都是新的,摆放很整齐,被子叠成了有棱角的豆腐块。唯一能看出这间病房与其他病房不同的,是病房的墙壁都做了软包处理,这是为了防止意外。
病房里的女犯平静地与干警和记者交谈,回答问题,没有丝毫想象中艾滋病人的自卑、封闭和敌意。
一位干警告诉记者,身患艾滋病的罪犯得知病情时,对其个人是晴天霹雳万念俱灰的时刻,对监狱也是管理危险最大的时刻。如何科学告知结果,对今后的管理、治疗影响很大。甘肃省女子监狱对确认为HIV抗体阳性的服刑人员,采取个别告知的方式,主要由监狱医护人员、患病罪犯信任的心理矫治员和主管干警一起进行。告知后,及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确保相关罪犯安全度过心理危险期。
女子监狱还严格按照《监狱法》及各项制度管理艾滋病罪犯,做到管理和治疗并重。目前进行了抗病毒治疗和定期检测,建立了完善的抗病毒治疗医疗档案。从临床、病毒学、免疫学等方面证明,对艾滋病犯的治疗有了初步效果,艾滋病女犯的身体抵抗力有所增强。
心理矫治、重塑健全人格并重
针对艾滋病女犯复杂多变的心理特点,甘肃省女子监狱坚持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加强对艾滋病女犯的心理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营造艾滋病服刑人员不受歧视、相互关爱和帮助的氛围,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保障了治疗工作正常开展。为了帮助她们重塑健全人格,将来顺利融入社会,监狱根据她们的自身条件和特点,开展适合的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使之从艾滋病的话题里解脱出来,从疾病的阴霾里走出来,能够勇敢面对现实。同时,监狱鼓励和帮助她们获得亲人的支持和关心,得到家庭的关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对艾滋病罪犯的管理治疗过程中,艾滋病罪犯普遍担心释放后不能及时、继续享受免费治疗药物。干警和医生们为了解除艾滋病罪犯的这一顾虑,尝试与省疾控中心及定点医院艾滋病专家保持良好的协作合作关系,建立了后续转介转诊照管机制,对释放艾滋病罪犯做好转介衔接工作,实现艾滋病罪犯治疗的无缝对接。艾滋病罪犯释放时,监狱将及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及定点医院,电话通知转介对象情况,并记录在册。释放人员携带HIV(+)确认书、病情基本情况介绍、治疗药物、转介介绍信回当地。对于转介时出现的问题监狱及时协调解决。
管理治疗,成果初显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甘肃省女子监狱在艾滋病女犯管理治疗中取得初步的经验和成效:开展艾滋病防治和加强对身患艾滋病服刑人员的管理,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在艾滋病女犯中开展抗病毒治疗,稳定病情,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采取集中关押的方式保护易感人群,杜绝第二代感染在监狱中发生;锻炼医疗队伍,为交流防治和管理经验提供了平台;突破监狱在艾滋病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累了可贵的工作经验。
采访中,甘肃省女子监狱医疗负责人刘艳程对记者说:“虽然我们开展了对艾滋病罪犯的治疗工作,但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希望能完善全社会艾滋病防控治疗资源共享机制,将监狱艾滋病治疗纳入当地艾滋病防治体系;搭建监狱内从事艾滋病诊疗的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平台;引进艾滋病治疗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提高监狱艾滋病治疗的临床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