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蓝色衣服的小女孩》
阿姆丽塔·谢尔-吉尔(Amrita Sher-Gil,1913—1941)被视为印度现代艺术的先驱,她的艺术影响了从赛义德·海德尔·拉扎到皮塔·辛格的几代印度艺术家。这位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奇女子,28岁英年早逝,但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遗产。在短短11年的艺术生涯中,她创作了近160幅作品,无论是巴黎时期的性感人物画还是印度时期将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描绘底层民众的作品,都具有一种令人过目难忘的品质。如今,她的画作已被印度视作国宝,禁止销往境外。
生于布达佩斯的谢尔-吉尔是一位混血儿,她的父亲是印度锡克教贵族,梵语和波斯语学者;母亲是匈牙利犹太裔歌剧演员,因此她是在东方和西方的混合文化滋养中成长起来的。1921年,由于在匈牙利面临财政危机,她们一家搬到了印度的“夏都”西姆拉。谢尔-吉尔从5岁起开始画画,8岁正式接受绘画课程培训,同时还学习钢琴和小提琴。9岁时,她和妹妹英迪拉在西姆拉欢乐剧院举办了音乐会。谢尔-吉尔曾在西姆拉圣玛丽女修道院学校接受教育,但由于她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而被学校开除。这种叛逆性贯穿了她的一生。1924年,11岁的谢尔-吉尔曾随母亲去往意大利佛罗伦萨,进入圣安农齐亚塔艺术学校学习了几个月,16岁时又和母亲前往现代艺术中心巴黎,先是在大茅屋艺术学院跟随皮埃尔·瓦伦特和卢西安·西蒙学习绘画,后又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30—1934年)。正规的学院教育使她练就了扎实的写实技巧,同时也在老师和朋友的影响下开始接受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的艺术观念。在巴黎的那段时间里,谢尔-吉尔创作了许多自画像以及朋友和同学的肖像,并进行人体研究和静物研究。她1931年创作的《男青年肖像》荣获学院一等奖;1932年创作的《年轻女孩》入选了1933年巴黎沙龙展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谢尔-吉尔在东西方两种文化间穿行。如果说西方赋予了她艺术表达的能力,那么东方则为她的作品注入了灵魂。1934年底谢尔-吉尔返回印度,逐渐通过使用传统方法描绘印度主题来重新发现自己。莫卧儿和拉杰普特细密画、阿旃陀石窟壁画和埃洛拉石窟雕刻给予她丰富的艺术滋养,1937年南印度之旅后创作出了著名的三部曲《新娘的洗手间》《布拉马恰里斯》和《去往市场的南印度村民》。她将表现被压制的印度中产阶级以及长期被忽视的贫苦村民和女性弱势群体的困境当作自己的“艺术使命”,描绘出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人日常生活中的严酷现实,同时也使画中人物始终保持着他们在世界上作为人的尊严。
谢尔-吉尔还被视为印度最早的崇尚性自由的女性主义者之一。作为一名双性恋者,她有过男性和女性恋人,对她而言,她的身体本身就是一门学科,值得在知觉和智力上进行探索。婚前,她至少经历了两次流产。堕胎是由一位匈牙利的表亲维克多·伊根博士进行的,她后来于1938年与他结了婚。1939年,夫妻二人定居印度北部戈拉赫布尔地区的一个村庄萨拉亚,在这里,她曾给一位朋友写信说:“我只能在印度画画。欧洲属于毕加索、马蒂斯、布拉克……,印度只属于我”。1941年,她们移居拉合尔,就在即将举办首场重要个人画展的前几天,她病重去世,其死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有人说是因堕胎失败所致,也有人认为是食物中毒所致,她的母亲则指责她的丈夫谋杀了她。
2018年,在孟买的苏富比拍卖会上,谢尔-吉尔于21岁时完成的《穿蓝色衣服的小女孩》拍出了印度艺术家有史以来的最高价。谢尔-吉尔始终认为艺术不应被不同的流派所束缚,而应在各种艺术形式的高潮中共同找到表达的东西。这位独立而勇猛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主题超越了她的时代。她从不刻意追求和利用东方异国情调的“廉价情感吸引力”,她想要做的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拥抱自己是多么重要。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