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在湖边村芡实加工扶贫车间工作。
■ 陆凤江 刘金山 胡林 文/图
按规格下料、上机缝制、包装封袋……在位于安徽省天长市万寿镇张安村的一个扶贫车间里,贫困村民王在兰不到40分钟就制作了50条抹布。
“咱夫妻都是熟练工,每月工资加在一起有5500元,加上带料回家加工的收入,每月可挣到7000元呢,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王在兰的丈夫董来成说。
“张安村这个扶贫车间是我们天长市众多扶贫车间的缩影。”天长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天长市地处皖东水乡,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但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乡村比较贫困,不少贫困户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近年来,天长市支持、鼓励市内劳动密集型企业下乡开车间、建基地,让更多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摆脱贫穷,“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企业生产场地受限、用工难以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可谓一举多赢。”
贫困户就近上班,脱贫有指望
位于张安村的扶贫车间是安徽新利清洁用品有限公司在2017年4月开办的,长期安排11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4人。这家民营公司专门从事抹布、毛刷、清洁球等100多种清洁用品的开发和生产,产品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虽说生产要求高,人也累一点,但种地、照顾家庭都不耽误,我们很满足。”王在兰说,她丈夫董来成有肢体残疾,过去夫妻俩只能在家里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他们都在扶贫车间上班,从家里到车间只要几分钟。每天下班后,他们还把半成品材料带回家,晚上接着干,两位老人一起帮忙。目前,他们的两个孩子还在读中学,家庭经济状况虽没有根本好转,但两口子的收入稳定,一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生气了。
新利清洁用品公司的母公司——安徽新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风富告诉笔者,公司将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边远的湖区村组再开设10个车间,争取每个村都建一个扶贫车间,“第二批再招聘2500人,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
渔民上岸当工人,生活有着落
初冬,坐落在杨村镇湖边村的渔民新村少人走动,而离居民区不远的两个扶贫车间里,150名工人正忙得热火朝天。
这个渔民集中安置村属于“渔民上岸”民生工程,从2012年初开始建设,目前已居住上岸渔民108户546人。渔民上岸不打渔了,生活咋办?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在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渔民新村开设了两个扶贫车间,劳动力大多进入车间,就近上班。
这两个车间,一个是约1000多平方米的芡实加工厂,由天长市千秋芡实专业合作社投资开办,设有芡实剥壳、烘干、脱粒、分袋包装等5条流水线。合作社理事长全玉海说,如今渔民新村80%以上的男劳力从事芡实生产加工业,每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
另一个是约300多平方米的绒毛玩具加工厂,由天长市汇宏玩具有限公司开办。笔者看到,车间里50多台工业缝纫机整齐排列,机声隆隆,50多个妇女干得正起劲。“女工们有的还把幼儿带到车间设立的托儿所照顾,有的利用接送小孩上学的空当来这里加工玩具。”车间负责人李春琴介绍。
“照顾好老人孩子,咱就来车间干活,计件算工资,一个月也能挣2000多元。”在玩具车间上班的丁小萍告诉笔者,她和丈夫上岸住进渔民新村后,就一头扎进扶贫车间,她做玩具,丈夫加工芡实米,两个女儿都在附近的村小读书,公婆帮着做饭、搞卫生,还养了鸡鸭,一家人生活得很美满。
从江苏金湖县嫁到渔村的于敏兰,自从上岸进入车间后,实现了由渔民到工人的角色转换。 “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四处漂泊的渔民生活稳定,收入也多了,生活条件改善许多。”她开心地说。
扶贫车间学技能,本领挣得多
“每一个贫困工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教会他们一门手艺,就能够有效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天佳公司董事长陈杏忠介绍说,几年前公司在政府引导下,在仁和集镇东风村建立了扶贫车间,考虑到贫困群众文化低,多数未接受过技能培训,公司采取集中培训、岗前练兵、师带徒等方式,把生产技能传授给工人。
和天佳公司一样,天长市春辉鞋帽有限公司在村里设立扶贫车间以来,也十分重视工人的技能培训,分批将新招收的人员送到市里专业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合格后再上岗生产。“扶贫车间就业门槛虽然低,技术要求也不高,但教会他们就业技能,也是促进农村困难群众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公司总经理殷开宝说,每次将订单分配到各扶贫车间,公司都要派技术骨干下去巡查、指导,面对面提要求、手把手教技能,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帮助工人长了本领。
“近几年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开展边远乡村就业困难农民帮扶工作,争取项目支持,大力建设扶贫车间。”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扶贫办主任叶恒田说,截至目前,共有100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先后把生产基地建在边远乡村,加入扶贫帮困行列,全市共开设扶贫车间260多个,安排就业4.25万人,其中20%以上是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