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18日,第四届女性发展与传播高端学术论坛——“影像中的她力量”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学者、策展人和电影人以及学生近200人参加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用影像阐释好新时代女性形象和价值”“女性电影人发展的特点与限制”“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等议题展开讨论,借此关注女性影像创作人,倾听影像行业女性的声音。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刘天红
4月18日,第四届女性发展与传播高端学术论坛——“影像中的她力量”论坛在中华女子学院举行。此次论坛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中华女子学院与2019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联合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联合教席、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承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深圳等地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学者、策展人和电影人以及女院师生近200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用影像阐释好新时代女性形象和价值
影像作为非常重要的媒体类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观念与思维。好的影像作品应塑造先进的女性形象,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
中华女子学院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刘利群认为,电影是非常重要的媒体类型,电影可以记录社会发展、凸显社会现实,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女性题材电影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工作者脱颖而出。但也必须看到在电影工作者中女性所占的比例,特别是优秀女电影人的比例还很有限,这使得探讨女性与电影的关系变得非常迫切,需要关注女性创作人,倾听她们的声音。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成果文件《行动纲领》将“媒介与女性”列为十二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女性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力量,推动女性发展要与包括电影在内的媒体建立同盟。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张立认为,电影是先进性别文化传播的生动力量,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生活中去。当下电影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同程度仍存在男尊女卑的色彩,刻板的、依附性的女性形象仍然存在。新时代电影应体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核心要义,传播塑造独立、自信、拼搏、友爱的新时代女性形象,用影视形象宣传女性主体地位,阐释好新时代女性的形象与价值。
女性电影人发展的特点与限制
电影制作是一个男性占主导的行业,女性电影人的发展面临着职业隔离。新媒体环境下,女性电影人发展面临机遇,应发挥其独特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琴分析了华语电影界中女导演的特殊贡献,并对电影行业中女导演面对的横向与纵向职业隔离进行了分析。她发现,在2008年-2018年好莱坞大制片厂出品的1200部电影中,只有4%是女性导演的作品,而其中,80% 的女导演10年中只拍了一部电影。女导演具有不同于男性的艺术审美特点,可以为电影打开一扇“朝东的窗”。在女观众、女性话题崛起的当下,女性电影发展迎来一个机遇期,在社会环境上也应给女导演更多支持,应有更多项目、更多活动支持女导演成长。
来自成都的纪录片导演彭辉以“跨越十年,与她们对话是光荣的”为主题,回顾了其在拍摄《开国元勋的夫人们》的十年里与多位领导夫人接触时的感受。他认为,真实的记录片应以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朴实的跟踪和记录。《开国元勋的夫人们》纪录片充分运用影像的力量,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大跨度拍摄,展示了“夫人们”藏在平凡中的伟大,以及为人妻、为人母的坚强与温柔。
上海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周雯华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在影像创作中女性的独特视角与创造力。她认为,纪录片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著名女导演的影视作品,比如为纪录片奠定基础的王文黎导演的作品《毛毛告状》及王小平导演的《远去的村庄》等。她认为,女性具备触觉细腻、品质坚韧与追求完美的素质,并具有独特的表达特点。在影像创作中,女性可以用女性的眼光,挖掘深刻题材、表达人文关怀,取得杰出成就。
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秘书处秘书长、深圳广电集团时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见春关注新媒体为女性影像表达带来的影响。她调查发现,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创办9年来共收到30984部作品,其中40%是女导演的作品,但在获奖的293部作品中,女导演作品只占20%,只有52部女导演作品获奖。女导演创作的短片与男导演创作的短片存在差异:在主题上,男导演更关注社会问题、科幻、人类命运、冒险、艺术文化,女导演更多关注情感故事、性别平等、传统文化、生活困惑、人的成长;男导演更重视批判,但女导演更侧重呼吁与倡导;在叙事手法上,比如同样是家中女保姆面对窃贼入侵的情节,女导演更注重细节,采用缓和的手法烘托氛围,但男导演的呈现方式则非常激烈、刺激;在新技术的采用上,男导演对新技术更有创新和突破精神,但女导演的特长在于对新技术的良好运用。她认为,网络新媒体的兴起缩短了男导演与女导演的差距,当下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文化形式,这为女性影像工作者提供了平台。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媒介与性别分析是女性主义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对现存媒介中的性别形象分析,是改善媒介传播的重要前提。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对荧屏“大女主”形象及其女性意识进行了分析。她以2018年和2019年的两部热播剧《延禧攻略》和《都挺好》为例进行了剖析,认为《延禧攻略》中小宫女逆袭成为贵妃,实际上是以有限抵抗为工具,实现对权力的崇拜、服从与规训,通过征服权力者达到对权力的想象与曲意逢迎。其中弥漫着封建等级意识、权谋文化观、带有职场生存与竞争隐喻的庸俗成功学,呈现出美学气质的变化及历史观与文化观的倒退,需要批判与纠正。而《都挺好》揭示了生活的隐秘真实,一些原本带有网络部落化、网络区隔化甚至“上不了台面”的话题实现了跨媒介、跨圈层的传播。其“大女主”形象是经不起现实考量的,将孝道观与金钱观捆绑在一起进行销售,亦有失偏颇。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教授陈宁探究了儿童绘本中性别平等意识的建构,她以美国麦迪逊市公共图书馆6万余册儿童绘本为研究对象,发现:欧美儿童绘本中性别角色的配置大体平衡,在公共场域两性都是共同从事各类工作的形象,比如,不强调建筑工人一定是孔武有力的;性别气质的呈现更为多元化,比如,在表达“我爱你”的睡前故事中,情感表达由父亲来完成,以此塑造“慈父”形象,而女性则也可以表现为孔武有力、坚毅果敢的母亲形象,突出其幽默、乐观、探险、有力;故事题材与主人公性别之间没有比附思维,不同性别的主人公在各类故事中出现的比例是一样的;对于脱离了性别规范教育的孩子,强调个体发展自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对于性少数群体的孩子,传达“家庭的组成是千差万别的,家庭中最重要是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的理念。她认为,国内儿童绘本也应以人格的完善教育取代性别的差异教育,培养完整的鲜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