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筱舟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经常行走乡间,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村庄借着党的好政策,从落后村蝶变成美丽乡村。沟沟坎坎的泥泞路变成了宽敞平整的柏油路;垃圾遍地、柴火乱堆变成了绿树环抱,花草争艳;一个个农家院落规划有序、洁净宜人;村里夜晚有路灯,做饭用沼气;村民也天天可以洗热水澡,娱乐有去处……
尤其近几年,燕赵大地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阔步向前行进,好多村子、镇子依托“先天禀赋”、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种养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小镇。比如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打造出的“粮画小镇”、黄瓜小镇、衡水市武强县的“音乐小镇”、石家庄市晋州周家庄的“人民公社”等等,走进这些村子,能明显地感觉到蓬勃发展的活力,感觉到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幸福感。
这些村子的“脱胎换骨”,当然得益于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持续关注和政策倾斜,也得益于当地政府开展的各种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河北省早在2003年就在全省开展了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13年,河北省又掀起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用三年时间,对全省近5万个行政村进行配套改造、整体提升。于是,我看到了更多的村庄化茧成蝶,绽放新颜。
行走在这些村子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故乡,冀南平原的一个村子。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的故乡是个四季风景不同的淳朴小村,曾经在艰苦的岁月里带给我无限的欢乐。后来随着我外出求学、工作,回去的次数渐渐减少,在我断断续续的“探望”中,家乡美丽的容颜渐渐改变:当年瓜果飘香的果园变成了一间间厂房,然后再变成废弃的地方;那片我和小伙伴们光着脚追逐玩耍的细软沙滩变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沙坑;原来还算规整的村庄日渐扩大,垃圾堆随处可见,街道凹凸不平,一下雨,到处都是烂泥坑。我小时候还经常在村子里看大戏、看电影。可如今,村子里几乎没了文化活动,连别的村子非常时兴的广场舞,我们村也没人跳,可能也是因为没有场地可活动。
今年春节我又回了一次故乡,发现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但因为没有铺设污水管道,临街的住户排出的污水和雨水、雪水,让街道再次变得难以行走。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春节前村里统一安装了燃气,房子前前后后树起粗细不一的黄色管道,家里人也透露说“可能今年要改厕”。
尽管故乡也在一点点改变,但跟那些我见过的美丽村庄相比,她显然落在了后边。
河北省这几年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我曾不止一次地寄望我的家乡能搭上这样的“顺风车”,改变脏乱差的面貌,可为什么却一次次被“误车”?
我想,应该是多种因素使然,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班子和带头人。我曾询问过村里的亲友,村里的干部动员大家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他们都摇头。而我走访的先进村庄都有一个共性:有一个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层党支部,有一个不畏艰难、踏实肯干,能引领大家一起做事的“当家人”。显然,故乡的改变需要党建引领,需要村民参与。
去年,河北省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在平原地区、城市近郊区等有较好基础和条件的农村,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旅游景区周边农村,率先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庄。河北省妇联也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新战役。改变家乡面貌的机遇再度来临,希望故乡村里的“带头人”和乡亲们能主动加入到这场人居环境的革命中来,贡献自己的智慧,付出自己的汗水,大干一场,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让自己的家园美起来、富起来、文明起来,也希望当地政府能对如我老家一样的村庄,在治理、规划、建设上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儿时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愁,我在等着她的回归;现代乡村的美景,我也在等着她一一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