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志华
近日,海南三亚一名司机驾驶时因心脏病发作酿成车祸的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病驾”事故时有发生,体检能否规避“病驾”,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疑问。记者在三亚体验驾考体检,发现驾考体检难防10类禁驾疾病,有无禁驾病全靠个人“坦白”。(11月28日《工人日报》)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类疾病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根据这条规定,驾考体检就应该发现这些疾病,但现实是除了视力和色觉方面把关较严外,发现禁驾疾病全靠个人“坦白”,而且是多地普遍做法。
“病驾”事故频发,当然与体检不严有关,民众对于这类体检的作用一直存在质疑。比如,2015年6月20日,在南京秦淮区,一辆宝马车在道路上超速行驶,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导致两人死亡,驾驶员后被鉴定为“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此事引发热议,不少人认为,连包括精神障碍疾病在内的重大疾病都无法被查出,这项体检岂不形同虚设?
在质疑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驾考体检方面存在一些难处。一方面,驾考体检收费一般在几十元左右,按照当前的检查收费估计,把这些疾病一个个查完至少要花上千元的费用,费用不足,只能填表了事。另一方面,有些疾病只有在发作时才能检查出来,平时各项指标与健康人无异,给体检带来了一定难度。
但这并不是说发现禁驾疾病就只能全靠个人“坦白”,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为化解这道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以村和社区为基础的个人健康档案正在逐步建立,医疗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也在逐步形成,假如交管部门能够对驾照申领人的健康档案进行联网查询,或规定医疗系统有责任帮助交管部门进行协查,问题就会得到部分化解。
此外,征信管理在这方面也可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假如申请驾照者故意隐瞒相关疾病,或者在确诊某种不得申请驾照的疾病之后没有及时告知,一旦引发交通事故,不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还要作为一种不诚信的行为计入征信系统。这样一来,拒绝“病驾”就会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即使仍需“坦白”,有征信记录发挥作用,也不敢故意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