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峥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女儿早早起了床,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妈妈,好不容易放假了,今天能不能让我彻底休息一下,什么都别干,好好放松放松!”我心里一动,随即爽快地答应:“好啊,今天你想干吗就干吗,所有的限制、禁忌都取消。”“真的?”这意想不到的自由让女儿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是说可以随便玩手机、看IPAD,尽情吃垃圾食品吗?”“对!随便干你想干的任何事。”
“耶!妈妈万岁!”小丫头欢呼着冲进屋里抓了钱包,边往外跑边欢呼道:“我今天不吃饭,只吃垃圾食品!还要玩儿一整天手机、IPAD,解放喽!”
看着女儿欢呼雀跃的背影,我“老谋深算”地笑了笑,上午有事要出门,正好让她尽情体验“幸福”的滋味。
下午两点多回到家,一进屋就看见女儿窝在沙发里捧着手机,桌上一堆空的食品包装袋,薯片、虾条、巧克力等等,应有尽有。看这架势,怕是几个小时没动过窝儿了。一问,果然,从买回零食,她就一直缩在沙发里边吃边玩儿手机,已经好几个小时了。
我故意问:“怎么样,很开心吧!”小姑娘闷闷地说:“妈妈,你还是把手机收走吧,我看得都要吐了。垃圾食品我也不想再吃了,嗓子又干又疼,难受死了!”(事实上,女儿的嗓子一直持续疼了好几天,后来每次想起都心有余悸。)我感叹道:“不是说好要自由一天吗?怎么才半天就自动放弃权利了?多可惜呀!”
女儿泄气地说:“是呀,我也没想到。平时老是被限制着不能吃、不许玩儿的东西,真到手了没想到是这个下场!”
我趁机“布道”:“知道为什么吗?你以为休息就是什么也不做,尽情吃喝玩乐吗?一开始可能很开心,但是时间久了就会非常疲惫无聊,觉得比上学还累,因为再喜欢的东西,过量给你,最后都会厌倦。另外,像玩手机、看IPAD这类被动休闲方式,完全不需要动脑子,属于‘低端、廉价’娱乐,只能带来短暂的兴奋,看的时间越长越会觉得无趣。”
我进一步启发道:“我记得你练琴有的时候很投入,练下来一段很难的曲子时,你会非常高兴,主动要求弹给我听,而且还非要给我讲讲这一段的体会。那种感觉和刷手机、玩IPAD的感觉肯定不一样吧。”
“嗯,那个时候精神特别集中,觉得手和脑子的配合非常默契,别的什么事儿都不想,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那种感觉嘛,说不清,就是觉得特别高兴,特别喜欢自己。”小姑娘总结得还挺到位。
女儿的回答正好契合了我前几天刚读的一本书中的理论——在《发现心流》一书中,作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戚克森米哈赖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流理论,其核心是指当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在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下,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而在事情完成后会有一种充满能量且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受,快乐也会发自内心地喷涌而出,这种状态就是“心流”。心流体验是提升幸福感、获得积极人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称,经常体验心流状态的人更容易体会到持久的成就感,也更自信和自尊。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庄子笔下的庖丁,他将屠宰术上升到了乐舞的境界:“……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作者提出,扣除必要的生产及维持类活动后,人类剩余的闲暇时间大约占了1/4,看电视、玩手机这种低技能、低挑战的状态很难产生心流体验,整个人只会觉得懒懒散散,兴趣全无,更谈不上提升生活品质。而当你面对一个清晰的目标,此目标又需要你采取适当的手段、技巧时,例如下棋、打网球、滑雪等,便很容易达到心流的境界——即专注力和一定的技巧和挑战,会让一个人的身心都发挥到极致,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而且生活本身就变成了目的。在身心合一的情况下,生命终将获得极致的发挥。
之前,我曾不止一次地跟女儿聊过类似的话题:等你再长大一些,有一天离开家上大学或是工作了,会发现周围有些人闲暇时间熬夜看电视、泡酒吧、逛夜店、买醉……这些事看起来很酷,但其实一点难度都没有,只要你有点钱、有点闲都能做到,毫无技术含量。而真正酷的是那些不容易的事,比如读完一本书、坚持早起、有规律地健身、持续某项爱好等等。这些在常人看来无聊且难以长久坚持的事才更加考验一个人,也更锻炼一个人。这些话我并不指望她现在就懂,但希望能预先插上一个路标,让她到那时能够有所警觉。
现在,我打算把这本书送给她,不管她是不是马上就看,或者能不能完全看懂,只是想让她知道,有一种长久真切的快乐,不同于看肥皂剧、玩无聊游戏的简单乐趣,因为这类快乐十分脆弱,需借有力的外在环境方能产生,而从心流带来的快乐,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挑战时的感受,是持久真切又弥足珍贵的。
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所说:“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幸福感只不过是目标达成时的某种附属现象。威尔·史密斯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