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澜墨
为了照顾大家的时间,今年的初中同学聚会定在了广西最酷热的七月底,出趟门能把身上的油都烤出来的天气。
临到聚会前夕,需要敲定场所、菜单、流程等事宜的时候,突然找不到负责张罗聚会的班干部爱民了。大家在群里@她,始终没回音,不免有些担心,别是出了什么事。
直到晚上,爱民才在群里回了一条信息:“老妈昨天摔伤了,我在医院,回头联系。”
同学们纷纷问她要不要帮忙,她没再回话。
第二天下午,爱民匆匆上线:“感谢同学们对老太婆的关心,谢谢大家,已经送到医院就诊了,应该不会很严重,到医院就放心了。因为时间原因,我暂不能一一回复同学们了,聚会的事情大家定了就可以了,我会按时参加的。”
后来我们才知道,出事那天正是下午,爱民妈妈在老家三楼楼顶摔伤,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隔壁邻居也没人听到,实在没办法,她只好自己挣扎着从三楼爬到一楼。爱民第二天早上才回去,从摔伤后她妈妈就一直滴水未进。
爱民跟我们说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痛不已:“一进家门看到她的样子,那种惨状真是无法形容,幸好我回去,不然不疼死也得渴死饿死,太惨了。老人单独在老家就怕这个,以后不会再让她一个人在老家待了,回百色才行。我爸平时就是百色和老家两边跑,我妈说百色热,死活不肯待。”
“我家三个兄弟全都在外地工作成家了,就我一个人在百色,多少次我爸妈生病都是我老公背着上医院啊,每每这样真真觉得老公太好了。”爱民感慨道。
爱民家的困境也是当下许多父母的现实担忧。前不久,养育了两个读名校、特别有出息儿子的空巢老人李老夫妇的故事在网上刷了屏,让许多人觉得“心惊肉跳”。
70岁的李老和68岁的老伴退休前都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育有二子,分别毕业于国内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事业有成,都在北京定居。
按说如此世俗意义上“功德圆满”的人生,两位老人应该知足了,然而,现实却相当无奈。
两个儿子儿媳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住在15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但从不主动开口请父母去住,甚至还夹枪带棒地表示不欢迎。
经历了10年的老年空巢生活后,垂暮之年的李老和老伴身体每况愈下,分别罹患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只能一个替另一个量血压,一个监督另一个按时服药。2017年年初,李老心脏病突发,幸亏邻居叫来了急救车。随后老伴也晕倒在地板上,直到第二天才被邻居发现送进医院。
老两口想请保姆,开价就是3000元,而且服务质量完全不符合预期。换了4个保姆后,他们商量好了,在还能动的情况下,彼此照顾对方。
经历一次住院后,老两口又做了一个决定——住养老院。入住前,他们把孩子们从前的照片分门别类按照年代顺序扫描进电脑里,做成了电子相册,还买了两台平板电脑,分别给儿子们把照片储存进去。
老两口说,这应该是最后一站了,“除了养老金卡、身份证件,唯一值得带在身边的,就只有孩子们的照片了”。
这个故事看哭了很多人,太深的切肤之痛感同身受。尽管两位老人教育出一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导致最后老无所依,其自身亦有一定的责任,但落得如此境遇,让人不忍苛责。
养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年轻的时候,你希望儿女有出息,飞得越高越远越好;但晚年日近,恐怕又会后悔孩子太有出息,渴望享受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
“一碗汤的距离”,是20世纪70年代一位学者提出的家庭亲和理论,即最好的距离,是从家里端一碗汤到父母那里,汤的温度刚刚好。如此既拥有自己的空间,又不失亲密,因为住得过近,观念的不同会让家中平添矛盾;住得过远,又会有很多担心。
然而,在人口大流动的今天,无数的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千里之外,努力拼出一个未来,“一碗汤的距离”对他们而言只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尽管国家规定有探亲假、年假,但一些单位执行并不到位,或者出于种种原因,一些职工不得不“主动”放弃假期。唯有靠日常发微信、打电话、聊视频来慰藉父母,维系亲情。
父母在老迈,儿女却不能回家或无力将他们接来身边侍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老有所依将是一个沉重而又迫切的课题,需要本着天下儿女之心去破解。
期待有一天,爱民家和李老家的故事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