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8月1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文明周刊 “鼓励生二胎”政策应关切现实难题 南京:六旬老人空巢率近四成 “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娃娃” 亚裔移民家庭长子长女压力大 宽厚仁爱家风为创作抹上温暖底色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著名作家刘亮程:

宽厚仁爱家风为创作抹上温暖底色

幸福的一家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见习记者 陈姝

“乡愁是谁的愁,你住在城市,家乡已远,青春远去。那个内心中的乡,永远是一个隐隐约约的,犹如天边的云朵一样的内心存在,我们就是怀着这样一个内心的愁在城市中生活……”这是刘亮程在近期《朗读者》节目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乡愁,解读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引起广大观众共鸣。

20世纪90年代末,刘亮程创作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红遍大江南北,他被人们誉为继沈从文、汪曾祺之后“20世纪中国最后的散文家、乡村哲学家”。

近日,他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他创作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就是追忆乡村,追忆那段难忘的童年时光,父亲的早逝、家境的贫寒、人情的冷暖……但和睦的大家庭,父母亲以身作则的教育,让那段贫寒的时光并不贫穷,在痛失父亲的悲哀中,找到生活的光。

读书习惯由父母培养

刘亮程头发稀疏,前额比较突出,但不失儒雅风范,眼神柔和,有一种从容的气质。记者眼前的刘亮程忆家风、家教时,是从他苦难的童年开始的。

据刘亮程回忆,他的童年生活是动荡不安的,1960年闹饥荒,全家从甘肃逃荒到新疆一个偏远的村庄落脚。村庄里一无所有,父亲就在路边的泥地里挖了一个约两米深的坑,这是一个没有窗户的洞穴,这个“家”就是他在书中提到的“地窝子”。1962年,刘亮程在这里出生,从出生到十二岁,整个童年就在这个“地窝子”度过。全家人挤在一个炕上睡觉,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刘亮程8岁那年父亲去世了。起初,他对父亲的印象并不很清楚,但是村里人常向他提起父亲的博学多才。父亲曾是甘肃酒泉地区金塔县城关小学的副校长,精通琴棋书画、懂中医。父亲教村里人识字,还给人看病,深受村民尊敬。

“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噜,很费劲地喘气……”当烈士王孝和之女王佩民在《朗读者》节目中朗读这篇《先父》时,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这篇情真意切的《先父》,是刘亮程的作品,收录于散文集《在新疆》中。

“先父一直活在我的心中,他离世后,虽然没留下任何值钱的东西,但是培养了我们喜欢读书的习惯,我们从小除了干农活,就喜欢在家看书、写字,也许我遗传了他聪慧的基因吧,才有了文学创作的开始。”刘亮程说这句话时,露出了坦然的微笑。

令刘亮程印象最深的是,有时夜里的风声剧烈地在耳边响起,孩子们很害怕,母亲告诉他们:“这是风,是来自大自然的东西,没有坏意,你们要用心去听,去接纳,就当是妈妈的摇篮曲。”

刘亮程坦言,受母亲影响,他很喜欢风,风也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母亲的乐观也感染着他,使之身在贫中不知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解决一家人的温饱有时都是问题,母亲常告诉他们,吃饭是粮食,读书也是粮食,只不过是物质与精神的区别,多读书也会解饿,但读书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刘亮程上小学正赶上“文革”,很多知识是靠自学的。少年时他曾得到一本《楚辞》,里面有不少字不认识,靠查字典读下来。长大后随着生活经验丰富,读着读着居然懂了。读书不只是读别人的智慧,也是读自己的生活经历。他理解了年少时母亲说的“读书需要时间慢慢消化”的含义。

母亲生活勤俭,注重细节,细到吃饭,都有规矩。比如吃饭时,长辈动筷子,晚辈才能开始吃;夹菜时只能夹离身边最近的菜,吃饭时要懂得礼让。

刘亮程说:“我小时候不懂什么是家风,如今,母亲80多岁了,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是等母亲开始夹菜吃,我们才敢动筷子。现在看来,母亲为我们培育了好家风。”

创作的生命力源自良好家风

《一个人的村庄》散文集让刘亮程在文坛一鸣惊人,而他童年居住的村庄是他创作的源泉,他能记住的都是童年的美好,能把苦难消化掉的美好。

刘亮程告诉记者,他的童年生活很艰苦,但却在村庄里发现了万物的美好,他在黑夜中穿过一条条巷子,追着树叶玩,在鸟林中醒来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回首往事,他内心充满了温馨,于是就有了《一个人的村庄》。

而这一切与良好的家风分不开。刘亮程的继父思想缜密,会说书,会讲故事,寒冷的冬夜里,兄妹五人围着继父,听他讲章回小说,从故事情节中讲道德,讲是非,如何分辨好人与坏人。他记忆最深的是继父讲《三国演义》,为他树立了关公这个正义的化身,懂得做人要以善为美,以德立人。

刘亮程读中专时,家里有一块十几亩的空地,继父想等孩子们长大了盖房筑院,但是被邻居划了一角做房基地。原以为继父会为此事恼火,但是继父说,由邻居去吧,让他三尺又何妨。继父这种宽厚仁爱的思想打动了刘亮程,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抹上了一种温暖的底色,创作每一部作品都力求传递人间的真情。

学者林贤治认为,“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答希提岛……”

作家李锐说:“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

幸福不幸福,与家境无关,有关的是良好的家风。刘亮程的作品给人心底的是温暖与纯净。

刘亮程说:“一个作家必须心地善良,才能写出美好的作品。我非常有幸出生在这样的大家庭,大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如今,家中长辈只有我80多岁的老母亲了,她是我们大家庭的根,每逢春节,无论大家多忙都要聚在一起,拉家常、感受大家庭的欢乐。这种回家过春节的传统从未丢失过。”

用万物共聚的家庭教育守望乡愁

从一名乡下农机管理员成长为一名作家,刘亮程的成功之路是与他生活的村庄密不可分的,也离不开爱人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刘亮程的爱人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在乡下生活得平淡、快乐,但是他希望刘亮程的才华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于是,他们离开乡下,去乌鲁木齐寻梦。

30岁那年,刘亮程一个人来到乌鲁木齐,在《工人时报》副刊做编辑。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他有了更多的体会。他认为城市只是自己半路的家园。而半路的家园激发了他创作的动力,之后出版了《一个人的村庄》。随后创作的《在新疆》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作品中有着对新疆独特的热爱,还有居住在城市里那种淡淡的乡愁。

村庄的存在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刘亮程说:“我所居住的村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人畜共居,让我有了心怀万物的包容。”在女儿的教育上,他也体现了这份包容。女儿童年的玩具就是庭院里的泥土、小虫子,不知名的小花小草等等,他希望女儿去接触大自然,而并不觉得泥土就不干净,女儿喜欢玩,他就尊重女儿的意愿,不失孩子的本真与快乐,让女儿在玩耍中学会与自然交流。

当女儿好奇地问起一些小动物的名字时,他引导女儿读《诗经》。《诗经》中有300多种动植物,各个有名字、有声音、有形态、有色彩。在他和女儿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家:院子有鸡圈、羊圈、牛圈、猪圈、狗洞、菜园……家里不仅有人,也有牲畜,这与万物共聚的家,有着别样的生活气息,能感受到乡村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惬意。

“现在女儿长大了,性格开朗,在城市里工作,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也很乐观。在女儿的生活世界里,万物皆自然。”刘亮程似乎对女儿保持童真、顺其自然的教育比较认可。

返璞归真是人人向往的心态,从一个人的村庄到一群人的村庄,将万物共聚的家庭教育融于乡村文化。为此,2014年年初,刘亮程回到乡村,回到新疆哈萨克自治县的木垒,携手艺术家们倾力打造了木垒书院与菜籽沟艺术部落,旨在致力于乡村文化建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弘扬善行义举。

“建立木垒书院,把文化种在乡村里,看似与一个人的家庭家风家教没有关系,却与一群人的家庭有关系。发展乡村文化,好家风就是灵魂,我们定期开国学班,讲家风讲道德,在学习积累中沉淀传承好家风,给那些在城市单枪匹马闯荡世界的人一股奋进的力量。”刘亮程说出了自己的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