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8月1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文明周刊 学会理财: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 小学生全面性教育应首先关注流动儿童 市县乡村四级家庭代表同步聆听家风讲座 南京市首家家庭档案修复中心挂牌 全民健身“动”起来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生全面性教育应首先关注流动儿童

■ 刘爽 刘文利

自20世纪90年代,流动人口数量急速增加,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渐显露。2017年3月2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新公民计划编著的《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发布。报告指出,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总数约1亿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7岁以下流动儿童的规模为3581万人,即全国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3个流动儿童。其中城镇流动儿童数量3106万,即每100个城镇儿童中就有25个流动儿童。根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前景2014》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增长到62.57%,2030年将增长到74.15%。

越来越多的儿童在“留守”与“流动”中摆动。父母外出务工,如果将孩子留在家中,孩子多是一人生活或与祖父母为伴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如果父母将孩子带在身边,孩子便成为城市流动儿童,面对这样的生活状态,流动儿童的父母也考虑让自己的孩子迁回家乡,但迁回家乡,孩子便再次成为留守儿童,由上一代年迈的祖父母照看,甚至需要在学业之余照看祖父母。回乡后需要重新适应新的住宿环境,新的教材,儿童身上的“城市感”反过来成为重新融入家乡的阻碍。更多的情况是,孩子随父母到城市生活、学习,等孩子需要升入初中时,由于户籍问题无法在流动的城市参加统一考试,需要返回“故乡”,所以即便是暂时不回去,也难脱离“留守”的命运。

从2007年至今,北京师范大学性教育课题组在北京市大兴区行知学校开展了10余年小学性教育探索,与此同时,课题组与新公民计划和世界宣明会等公益组织合作在北京市的几十所流动儿童学校开展性教育。

和同龄孩子相比,他们可能面临更多风险

流动儿童在成长中,难以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关注。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时期是个人成长和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性”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个体的成长会影响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城市流动儿童群体的显著特点就是流动性。一方面,他们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在老家农村生活的经历,另一方面又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很难建立地方的身份认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低,在受教育方面也面临一些难题,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表现较多,卫生保健意识薄弱、健康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匮乏。流动儿童应当是性教育干预与评估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在中学毕业后就会进入社会工作,步入社会的低龄化可能会使他们更早面临性骚扰、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等风险,以及获得性传播感染的可能。

和同龄孩子相比,他们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可能更短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映泉等人对1886名流动儿童小学毕业后的教育情况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初二辍学率达到17.16%,初中毕业的只有49.03%。流动儿童在小学毕业之后有大部分在初中辍学或退学,使得初中时期的教育难以保障。因此,小学阶段是他们可以接受性教育的一个有利学段。

流动带来的问题不只是难以保障学业,同时产生了代际影响。《中国流动人口报告2016》中提到“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流入人口的家庭规模有所扩大”,而以家庭模式来进行整体“流动”的模式,对儿童的教育就有所好转吗?事实并非如此。在宋映泉等人的研究中还总结到,流动儿童已经开始进行“再生产”,面临更多的教育和生活的困境。即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其实不单单是流动儿童本身,而是“二代流动儿童”的产生。近年来,流动儿童能享受到的财政政策有了显著的改善,促进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资源的增加和教育机会的扩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未得到解决,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正在向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两端延伸。

和同龄孩子相比,他们可能对性教育的需求更高

大兴区是外来务工人群聚居地,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打工者,因为缺少户籍或学籍等原因,在大兴区行知学校,很多流动儿童在城市生存难以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

在这里,流动儿童对性教育课程的期待非常高。在性教育课上,他们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这对于初来乍到的流动儿童至关重要,他们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尽快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发展新的友谊;他们学会了如何与父母、老师沟通,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经常忽略儿童的情感需求,而儿童主动对父母的关心,让父母感觉关怀备至;他们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流动儿童的居所多处在城市的边缘,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会面对更多的健康和安全风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抵抗风险,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他们还学会了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表演自己的生活情境,与同学和老师相互学习和交流;他们运用自己的画笔,书画着自己的心情,抒发对生命的热爱。

在流动儿童学校开展性教育得到了校长、教师和父母的理解与支持。从我们多年的性教育实践经验来看,流动儿童父母对开展学校性教育的需求大于城市普通儿童父母。因为,流动儿童父母一方面忙于自己务工,难以顾及孩子的感受,教育常常是缺位的;另一方面,流动儿童父母深知自己的教育能力不足,有教育之心,却无教育之力,希望学校能给予孩子更全面的引领。

在大兴区行知学校,性教育课程被直接安排到学校的课表当中,保证课程的课时量,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性教育。教学内容包括生殖健康、安全性行为等,同时,向孩子们传递积极的性态度和尊重、平等、包容、接纳、自由、民主、多元、无歧视等价值观,让儿童学会自己做决定,学会沟通、交流,学会保护自己等。性教育让他们更自爱、更自信,看到更大的世界。

(本文由北京师范大学性教育课题组特约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