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 肖雄
“她养父去世后,小姑娘用稚嫩的双肩担起一个家,一直照顾体弱多病的养母。”在贵州省兴仁县潘家庄镇粑粑铺居委会小尖山组,人们一说起文敏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5月22日,文敏入选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评选的2018年全国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文敏一边帮“母亲”刘琴花做饭,一边回答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养父病逝:12岁少女挑起重担
今年,文敏已经15岁了,就读于潘家庄镇姑屯中学。
粑粑铺的小尖山组,并不是文敏最早的家。
文志贤与刘琴花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2003年9月,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文敏被不能生育的夫妻俩收养,取名文敏。
“后来才知道我是捡回来的,懂事以来,我爹我妈对我百般疼爱。”说到自己的养父养母,文敏十分感动,平时,养父母省吃俭用,省下钱为她买新衣、买玩具和好吃的,让她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文志贤患有冠心病,刘琴花耳朵失聪、智力障碍。一家人生活艰难的时候,多次想把文敏交还其亲生父母,但文敏说什么也不同意。“是他们把我养这么大,把我当宝,不管以后生活有多难,我都不会离开这个家。”
2015年11月,养父离开了人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文敏的亲生父母担心年幼的女儿承担不起家庭的重担,多次上门劝说文敏回家,可文敏却说“我很感激你们给我生命,可他们(指养父和养母)给了我家和爱,今后,再苦、再怕、再穷我也不会离开我的家和我的养母。”
养父去世后,整个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文敏一个人身上。
孝顺感恩:为养母固守一个家
“妈妈饭好了,来吃饭。”“妈妈水温了,来洗头。”养母刘琴花的饮食起居,文敏照顾得十分细心,生怕哪里做不好。自从养父去世后,小小年纪的文敏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她放弃了在学校住宿,每天早早起床,为养母准备好早饭后便匆匆赶去上学,中午、下午放学后为养母做饭、洗衣、下地干活……
在平日的生活中,文敏还要精打细算,用本子记下每一笔开销,每逢赶集,她要带着养母去集市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还会从不多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点点钱为养母买一些零食和礼物。
“课堂上我必须用心,因为回家后用来学习的时间相对很少,要照顾妈妈。”不仅要把母亲照顾好,学习也不能落下,文敏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排在前十名。
文敏对养母不离不弃的事迹传开以后,有爱心人士帮她联系到外地的学校免费入学,为了照顾养母,她都婉言谢绝了。
新时代好少年:想做妈妈的“小棉袄”
“为了能早点挣钱来养活自己和妈妈,我想上职校,今生,我想做妈妈的‘小棉袄’……”今年已经初三,对即将面临选择的文敏来说,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母亲,她有了放弃继续念高中而选择读职校的想法。文敏说,她所有的出发点,是先考虑母亲,如果就读的职校能接纳养母刘琴花,她要带上妈妈一起去上学,这样就能做到上学、照顾妈妈两不误。
“如果我选择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我妈就没人照顾了,我做不到。”本可以过衣食无忧生活的文敏说。“她觉得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交流中,在场的人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兴仁县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股股长熊姗说,她陪文敏在河南省洛阳市参加“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时,文敏的事迹让很多现场的人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