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贻刚 郑中生
“李佩清被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啦!”日前,一个消息传到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当地的扶贫干部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是该县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又一个脱贫典型。
李佩清曾是宁明县板棍乡上松村的贫困户。她也曾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生活水平在村里居中上水平。然而,2000年,李佩清的爱人和公公都不幸染上重病,在花费了巨额医疗费后,仍先后撒手离去。没了顶梁柱,日子艰难。李佩清一个人种地、打零工、做小本生意,省吃俭用偿还债务,艰辛地拉扯着两个孩子。2008年,她开始发展养猪。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养殖规模较小,赚的钱仅够维持一家简单开支,离脱贫致富还很遥远。
2016年,在帮扶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李佩清申请了政府贴息的5万元小额贷款,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10万元,投资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养猪场,达到了年出栏生猪400头的养殖规模。
李佩清每天早早就起床,喂猪、洗猪栏、消毒……为了节约开支,她没有雇请工人,重活、脏活全是一个人干。由于长期劳累,李佩清落下了头痛的毛病,犯病的时候头痛欲裂。2017年7月的一天早晨,她刚起床,头疼病又发了,只觉得天旋地转,疼痛难忍,但她还是咬牙坚持到养猪场喂猪、清洗猪栏。干完所有活,她全身发软,几乎站不起来,只好找附近村民帮她刮痧拔罐。当天下午,病情稍微好转,她又到猪场“上班”了。
邻居们看到李佩清那么拼命,劝她趁着还年轻,找个男人嫁了,没必要那么拼。但李佩清说:“我身体健康,有手有脚,干吗要依靠别人?”
养猪最大的风险就是猪生病。由于第一次大规模饲养,管理不到位,又缺乏养猪防疫技术,2017年上半年,15头大猪忽然生病死掉,让李佩清一下子损失了2万多元。她痛定思痛,报名参加了县、乡举办的肉猪养殖技术培训班,购买了有关肉猪养殖的科技书籍,还定期邀请乡兽医站的兽医到养猪场进行指导。“从那以后,养猪场再没有发生肉猪病死的现象了。”
为了规避生猪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李佩清改变过去整批进栏、整批出栏的做法,采取多批进栏、多批出栏的办法。天道酬勤,2017年,她出栏肉猪400头,纯收入超过10万元,当年实现了脱贫目标。
在自己奋斗脱贫的同时,李佩清没有忘记村里的其他贫困户。早在2016年11月,她就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说动39户贫困户,用“以奖代补”的5000元资金购买猪苗入股,每户每年可获得600元分红。李佩清还鼓励黄继光等7户贫困户发展肉猪养殖,并给他们提供猪苗、资金、技术等帮助。“李佩清真是我们上松村乃至全乡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有她的帮助,我们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黄继光说。
如今这7户贫困户,多的年出栏生猪200头,少的几十头,今年均有望全部实现脱贫。
李佩清脱贫致富和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致富的事迹感动许多人。2017年10月,她被评为崇左市脱贫攻坚优秀致富能人,2018年4月又被授予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