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任然
□ 邓山 文/图
近日,一个10×5米的巨大支架水池在四川省南充市龙门镇高坪实验小学撑起,66名四五年级的农村小学生既兴奋又忐忑地开始了生平第一堂游泳课。
这是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支教团队在四川发起的水安全推广计划,这项计划不只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了解水安全知识,更是要切切实实地教会孩子们游泳。
在假期前的调研中,支教团队发现,在儿童伤害事故中,溺水是头号“杀手”。在四川农村地区,水库、水塘、灌渠等水利设施较多,但设施周边安全防护措施简陋,甚至没有设立安全警示牌,家长对水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低,儿童自制和预知能力又比较差,经常结伴去水塘、江河等玩水。
支教团队认为,既然无法避免孩子们玩水,不如“赋能”,“让孩子们学会游泳的同时,了解安全知识,并且能自保自救。”支教老师李家和说。
不过,“农村地区的山涧、水库不属于安全学泳场地,大家干脆带着‘移动泳池’,让泳池跟着学生走。”西南财大担任此次项目指导的老师邓育苗介绍说。
于是, 7月上旬,由学生、老师及专业游泳教练共18人组成的支教团队带着“移动泳池”走进了高坪实验小学。
“游泳,一定要到设有专职救生员的公共游泳场所,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在教室里发放游泳衣等装备的支教教师团团长谭尹林老师首先告诉学生们,并大声指出:“初学者,绝不能在池塘、江河、水库等容易发生意外溺水的地方游泳。”
13岁的刘子源听大人说过很多遇溺事故,“据说游泳很危险,所以下水前很紧张。”刘子源听完老师们介绍的安全知识后,穿起专业泳衣、戴上泳帽和泳镜之后,几乎不敢走出更衣室,更别说靠近水池。
和刘子源一样,第一次上课时,很多学生不敢下水。“不敢下水,是心理作用。”有多年游泳教学经验的陈美华老师召集支教团队开展了一次课程讨论,增设了许多帮助学生冲破怕水障碍的趣味教学环节。
在支教学生和老师的循循善诱下,5天后,大部分孩子已经初步掌握了自由泳和蛙泳的技能。
此外,支教团队还开设了水中救生及自救课程,让孩子在掌握水中自救能力的同时,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救助其他的落水者。
“因为支教课程课时有限,短短5天时间并不能让学生们的游泳技能纯熟,但起码能让孩子在水中遇到危险时,不至于恐惧挣扎,用浮水、抬头泳的技能延续生机。”李家和老师说,“而泳技不纯熟就下水救人,就有可能施救不成反而自溺。事实上,除了亲自下水施救,还有更安全的救援办法,所以我们的课程中,加入了抛救生绳、抛救生圈、寻找浮物等内容。”
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下,用一天时间就基本掌握了抛绳、抛游泳圈的基本方法技巧,抛掷起来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