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面来?面字回时,压弯筷头。谁能不感念自己常常要吃的一碗面呢?外面的面十碗八碗,再好,自己不可能每天吃,而食堂里一碗普通的面就像家人,经济实惠,直接左右我们从舌尖到心尖到笔尖。如此节外生枝的一碗面,画蛇添足乎?画龙点睛乎?
■ 老九
苏州最近大张旗鼓地评出了“十碗面”,百年老店中的胥城奥灶面、同德兴、陆振兴、琼琳阁等众多百年历史的大名鼎鼎好面入选,从材料到制作,从传说到展望,都一个比一个好,好上加好。这面有彩头,有深厚的文化,昭示着苏州人的长寿,健康,还很有面子。这十碗面,暗合了十全十美,十分吉祥,活动圆满结束,皆大欢喜。
如果谁再推出一个“第十一碗面”,是否有些画蛇添足呢?是否有些不解风情呢?不得而知。
但我还是不自觉地要节外生枝,想出了这十碗面之外的一碗,就是单位食堂的这一碗面。它是已经退休好些年的朱云娣师傅下的面。
说起这一碗面,就像新闻一样,也是有“由头”的。有过这么一段日子,单位食堂里早餐的面比较难以下咽,清汤寡水,完全就是烧开的自来水泡个半熟的东西,估计过喉后经肠胃的加工营养也差不太多吧,但难以下咽是事实。人很怪,常犯“失去的都是有价值的”这种毛病,一见不怎么好的东西,就怀旧了,想起当初食堂里吃到的面,想起老食堂里朱云娣师傅下的面。
一经提及,居然响应者不少,尤其工会的荣章先生,深有感慨地说起了报社食堂的“革命家史”。原来,单位早先并没有食堂,而是到隔壁的广播电台搭伙,单位交点“搭伙费”,将就着应付午餐。后来,从市委“借”了5万元钱,建起了食堂。朱师傅就是荣章专门去招进来的,但并不是厨师,而是清洁工,做一些择菜扫地、洗锅刷碗的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
那么,一个清洁工怎么变成下面最好的师傅了呢?是她勤快,好学。她本来没有学烧菜的任务,学烧菜的另有其人,但专门学烧菜的人没有学会,她这个“陪太子读书”的人,反倒是学会了烧一手好菜。没办法,只好她来掌勺。
我是1992年进的报社。当时办公室的开水要各自拎着热水瓶去灌,吃饭也要自带碗筷,家属干脆就是在食堂里免费蒸饭,自己带回家烧两个菜。所以,单位食堂里弥漫着浓浓的家庭气息。但我还是很快看出端倪,当时食堂里几位师傅,除了朱师傅是正式工,其余都是临时工。但与现在许多单位刚巧相反的是,我们的食堂里,主要做事的是正式工,临时工反倒远不及正式工工作主动。具体说来,当时单位里有几个单身汉,晚饭在食堂吃,如果轮到朱师傅值班,她一定会新烧两个菜给几个单身汉吃吃;别的师傅值班,对不起,中午的剩菜对付,要吃就吃,不吃请便。于是,我们那时到食堂吃晚饭,一见是朱师傅值班,才会在食堂吃饭,别的师傅值班,立马掉头走人,外面小饭馆解决问题。
朱师傅下的面好吃,首先是汤好。她总会将一些被别的师傅扔掉的肉骨头,洗净放在锅里熬汤,那老汤她几乎每天都会添一些新鲜骨头,这锅汤浓淡适中,鲜美异常。同时,她下面讲究火候,不会随便让面在锅里煮,自己去看微信或者想别的事情,她会恰到好处地快速麻利捞出锅中的面,熟中有嚼劲,熟而不烂。这两点说说容易,做起来还真的很难。其实,这与写文章非常类似,不时积累鲜活的材料,写作中又熔铸感情,有情有理,情理交融,文章怎么不出彩呢?作者想文章出彩,一定要自己有不俗的品格,外加心中有读者,多写勤练,方渐臻笔墨娴熟。朱师傅下的一碗面,不需要多昂贵的菜,仅仅是阳春面,也是既有形而下的实惠又有形而上的审美,表面上不动声色,其中却蕴含有文章高手的道道。
让我惭愧的是,吃过她下的这么多好面,也没能写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来报答她,心中难受。
在食堂吃面,我用筷子挑起面,瀑状,立马联想到的是戏中的须生,捋着胸前银白的长须,一唱三叹;稍一愣神,筷子端的面又成了书画家挥笔面对大幅素宣,激情飞扬地要创作出不朽作品;再一恍惚,又想象这是纱厂女工织出的云锦,造福于社会……云中谁寄锦面来?面字回时,压弯筷头。谁能不感念自己常常要吃的一碗面呢?外面的面十碗八碗,再好,自己不可能每天吃,而食堂里一碗普通的面就像家人,经济实惠,直接左右我们从舌尖到心尖到笔尖。如此节外生枝的一碗面,画蛇添足乎?画龙点睛乎?
一晃自己也快退休了,似乎才感悟到,自己不下面,但也会有人背后长长短短地点评吧?
由吃面下面,想到做人。与他人交往,给他人留个好印象,出发点和境界似乎不算太高;但一个个的他人,加起来不就是“人民”吗?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不就是为人民谋福祉吗?
让我们下好各自的一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