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6月27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脱贫路上,残疾群众一个都不能少 伤人事件屡屡发生,谁来管管城市流浪犬?! “宁波大妈”怒摔手机之反思 江西连发两起悲剧7名儿童溺水身亡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路上,残疾群众一个都不能少

——来自重庆奉节的探索

奉节县失能人员在集中养护中心看电视。 (华龙网)

编者按

农村贫困残疾人是我国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人群,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群体,残疾人贫困发生率比一般人口贫困发生率高出2倍以上。目前,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很多依然处于贫困之中。

重庆市奉节县山大坡陡、沟壑纵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2015年探索残疾群众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该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亮点频出。

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走进奉节,见证了这里发生的可喜变化。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彭芸

立足产业创机遇,自我发展促增收

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双店村的村民谢香秀做梦都没有想到,身有残疾且年过六十的自己还能成为一名工人,每月能按时领工资,上班地点离家就10多分钟。

谢香秀患眼疾已近20年,一只眼几近失明,之前一直在家务农,老伴智力残疾,生活过得极其艰难,是村里的特困贫困户。

改变发生在2015年,村里办起了“豆腐柴”系列产品加工厂开始……

谢香秀所在的平安乡,处于北纬25~30度之间,系世界黄金植物带,这里降水丰沛、温度适中、空气清新,常年生长着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豆腐柴,用豆腐柴做出的“神仙”豆腐,色如翡翠、营养丰富,是当地老百姓夏日餐桌上的佳肴。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1年,雄森园公司在此建起豆腐柴种植基地4500余亩,栽植豆腐柴苗木300万株。

几年下来,这条“豆腐柴”产业链带动了周围的1574户村民,6800多人务工就业,其中贫困户有227户,900多人。

在带动就业的同时,公司还对贫困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贷款业务,并吸收辖区范围内贫困户以入股的方式加入企业。

由于有了固定的收入,这几年谢香秀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劲头。她告诉记者,家里正在盖新房,年底就能入住了。

奉节县通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推广“公司+基地+贫困户”,带动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进一步增强了残疾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残疾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

集中供养释放劳动力,失能家庭重获新生

34岁的余国蓉是新民镇长棚村人,2004年,余国蓉患结核脑膜炎致残,2011年病情恶化,导致肢体一级残疾,失去行走能力的她,不得不开始了轮椅上的生活。父母为了照顾余国蓉,常常要放下手中的农活,家庭经济受到很大影响。

2016年6月奉节县永乐失能人员供养中心建成后,余国蓉有幸成为第一批受益者。

紧临长江,环境优雅的奉节县永乐失能人员供养中心全院占地6600平方米,设床位260张,2016年建成以来,累计供养失能人员195人。

永乐失能人员供养中心石宗强院长告诉记者,2015年,奉节县残联和民政通过普查了解到,全县大约有1100多名丧失劳动能力、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员。县政府决定对这些人员进行集中供养。由财政统一拨付,政府兜底保障,并出台了《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办法》。开始是一个点,现在全县已经发展了三吐祥、草堂、永乐3所专门供养失能人员的社会福利院,总床位450余张。

在永乐失能人员供养中心,余国蓉的起居都有人照顾、有专业人员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有专门的医生定时负责身体检查和常见病处理。此外,供养中心还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余国蓉的生活中又有了笑声和歌声……

自打余国蓉到养乐中心后,家里没有了后顾之忧,余国蓉父母得以安心在家种植脐橙,当年销售脐橙收入就有22000多元,之后又新栽种脐橙树苗200多株。家里有了经济来源,加上政府的帮助,全家人渐渐摆脱了贫困。

“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模式的意义在于,解决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解放了家庭中的劳动力,让他们能够积极开展生产,脱贫增收。”奉节县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耀刚对记者说,他算了一笔账:一个残疾人每年的供养费用大概在1万元左右。但是我们供养一个残疾人,可能会释放他家里两至三个人的劳动力,全县供养的400多人,就能够释放七八百个劳动力。

据了解,奉节县对贫困户中的失能人员进行集中供养模式,形成了可在全市、全国复制推广的脱贫工作经验。下一部奉节县计划继续扩大供养规模,到2018年,全县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床位将达到1000张,贫困家庭失能人员将得到应养尽养。

自主脱贫,残疾群众开创美好幸福生活

好政策最能激发残疾人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58岁的平安乡咏梧村村民蒋业安家最近喜事连连,家里种的15亩“脆李”已经开始挂果,长势喜人;女儿蒋国芳刚从三峡学院毕业就被当地政府作为本土人才引进,目前已在村办公室开始工作;今年7月,一家人将告别居住了几十年的破旧危房,搬进微型集中居住安置点的新居……

蒋业安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由于肢体残疾,蒋业安无法像村里的其他人一样到沿海城市去打工,只能留在贫瘠的山村和同样有智力残疾的妻子做一些简单的农活。由于还要供养孩子上学,让这个本来就贫穷的家过得异常拮据。

尽管如此,朴实勤劳的蒋业安没有向命运低头,他通过自学掌握了树苗嫁接技术,很快便成为村里的嫁接能手。不光树苗嫁接技术好,蒋业安做的茶叶也深受十里八乡的人喜爱。

这几年政策好了,周围的农户纷纷开始告别贫困,日子越过越好。因此,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走上致富道路,成为蒋业安的最大愿望。

2017年初,奉节县针对残疾贫困户出台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的政策。通过帮扶责任人推荐,可以三年贷五万元,还免担保免抵押,由财政来贴息。

拿到五万元扶贫贷款后, 蒋业安拿出一部分钱用于购买种苗,并把附近能流转的土地流转了过来,种上了李树和桃树。

“李子树至少要产果10年呢,等挂果采摘了,家里日子就好多啦。”蒋业安对未来满怀期待。

“有了经济支撑,蒋家今年脱贫应该没有问题了。”陈耀刚对记者说。

更让蒋业安感动的是,为了让残疾人的住房条件得以改善,县里对特困户住房实施“兜底建”,按700元/㎡的建房补助,补助给蒋业安52500元;“五改”政策,即改厨房、改院坝、改厕所、改立面、改猪圈,共计补助20000元;外加建房救助资金20000~35000元的资助。

在蒋业安即将入住的位于半山坡的微型集中居住安置点,记者看到,土地经过平整,地基已打牢,村里的施工队正加班加点施工,新居对面,隔一条马路便是蒋家的果园,满园的李树和桃树生机勃勃。

陈耀刚告诉记者,奉节县目前有重度残疾人110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5900多户,6200多人,通过这几年的攻坚,如今,贫困残疾人还剩1100多户,1400多人。通过兜底脱贫的方式,今年有望实现残疾人贫困户越线脱贫。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