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明顺
“巴音”,蒙古族语富有的意思。
一个村庄取名“巴音”,想来这个村庄应该是何等的富裕和繁荣。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有一个巴音村。从前,进过村子的人们说:这里完全和富裕繁荣不沾边呀!今天,走进巴音村的人们却说:这里真是名不虚传!
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反差?这都源于2013年那次巴音村的整体搬迁。
昔日“巴音”臭脏乱
2013年前的巴音村,在离茶卡镇20公里以外,一个叫小水桥的地方。地名里虽然有个“水”字,但这里却极度缺水。家家户户吃水用水得靠扁担挑、拖拉机拉。后来,政府派人打了机井,可打上来的水还得进行二次处理才能喝。2004年以前,这里不通电,点不起蜡烛的村民就靠一盏清油灯照明,更节省的家庭,天一黑就得睡。
那时,村里根本没有什么排污系统,垃圾随便倒,脏水随便泼,晴天满街土,雨后污水泥。后来,政府对道路进行了硬化,但依然是,进村闻见的是臭,看见的是乱,感觉到的是脏。
村里的经济收入非常单一,就是靠种植。一年下来,收成虽不高,却把劳动力都死死拴在地里。辛劳一年,一算收成,也就够个供学生读书的钱。
由于地处偏远,村里的老人生病、孩子上学都得去20公里外的镇上。2017年3月接任村支书的欧礼斌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读书的艰难时说,我们那时候,都是到镇上租房住,不能天天回家,因为,从村里到镇上往返一次要花4块钱车费。那时,都是三四个学生租住在一块儿,相互间好有个照应。周一上学的时候,我们每人都从各自的家里带上七八个大馍,几个土豆,一吃就是一个星期,能填饱肚子就行。
欧礼斌说,那时的生活很艰苦,一年到头就杀一头自家养的猪,用盐把猪肉腌了,一吃就是一年,没听说谁家买肉吃。地里种的小麦是自家的口粮,青稞拿去换钱花。居住条件差极了。
今日“巴音”楼成片
乌兰县委、县政府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考虑到巴音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决定对巴音村实施整体搬迁,对巴音村实施城镇化改造,让老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通过巴全体村民表决,2013年4月,巴音村整体搬迁工作开始启动,全村35户村民陆续迁移。
在离茶卡镇政府只有500米远的一块草地上,新的巴音村拔地而起,35栋二层小楼鳞次栉比,蓝天之下,一幢幢白色的小楼甚是喜人。政府为巴音村村民准备的二层小楼,采用“统规自筹”的办法建设,即国家给每户补贴10.5万元,村民自筹资金5.5万元,也就是说,村民只要掏5万多元钱,就可以从昔日的土屋住上二层“农村别墅”。而且,这里的水电路配套设施齐全,污水的处理,网络的应用极为便利。
就在巴音村整体搬迁茶卡镇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茶卡镇盐湖的“天空之镜”忽然火爆,各地游客纷纷涌向茶卡镇。据茶卡镇镇长吴红雄介绍:“2017年,来盐湖游览‘天空之镜’的游客达到276万人,旅游收入达到2.27亿元。整个乌兰县不过4万人,而我们茶卡镇最多的一天接待了5万名游客。”
巴音村村民迅速投身到茶卡镇旅游业这一新兴的第三产业之中,纷纷办起了家庭宾馆。吴红雄镇长说:“现在,巴音村35户村民中,已经有28户开办了家庭宾馆。去年,村民通过搞旅游接待,最多的挣了10多万元,最少的也挣了4万元。”
一个惠民政策,让一个村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次整体搬迁,让一村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今天,来到巴音村的游客,当知道“巴音”的蕴意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说道:“名副其实、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