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尘
近年来,“熊孩子”这一话题时常被人们提及。“熊孩子”现象之所以普遍,与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决定了他的行为模式。孩子教育的源头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塑造孩子的道德品格,但我们目前的所谓家庭教育基本上是对学校课程教育的补充和配合。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中显示,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日常学习关注度较高,更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在期盼子女成才的强烈欲望之下,中国父母普遍忽略了培养子女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
在学校教育中,与智育和体育相比,德育的内容显然高大上,可谓“理想远大,规则空泛”,让孩子对之有距离感和隔膜感,也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下,学校对德育教育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德育在某些学校也就真的成了在思想品德课上对知识点的“背诵并默写”。
与我国香港相比,内地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欠缺。比如,早在1985年香港教育署颁布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中,就针对幼儿园到高中各个不同的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公民教育目标和课程。在“熊孩子”高峰期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香港学校就通过公民教育课中的“家庭”“学校”“我们的社区”等课程,让儿童认识到职责、规则、合作、权利和义务等概念。
在家庭教育方面,香港家庭教育学院2012年发表了一项有关“香港学童礼貌表现”的调查结果,近八成家长认为“在家灌输礼貌是重要的”,有超过六成的家长认为“礼貌属于家教的重要项目”“家庭是孩子行为养成的最大责任方”。
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人缘。但是,一个旁若无人、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飞扬跋扈的孩子,是很难有人缘的。人缘,来源于一个人的教养。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一张房产证或一部车,而是立足于社会的教养。一个有教养的人,其家教一定是好的。因此,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我们的不少父母需要调整观念,为孩子补上成长的第一课。
家风影响家教,家教塑造性格。父母的现在,很可能就是孩子的未来。有修养的父母,不会因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合毫无顾忌地唱歌,而夸孩子“你真棒,将来准是歌唱家”;相反,他们会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打扰了身边的人,并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规则、礼仪、道德标准讲给孩子听。他们相信,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孩子,等他长大成人,这个世界就不会再继续包容他的低素质;他们也相信,世间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教养本身就是一个让天性和社会性慢慢磨合的过程。聪明的父母会把这份教养,灌注进生活中的点滴。
有修养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所约束,他们也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毕竟,孩子虽然单纯,但感知能力远比大人以为的要敏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中。如果说金钱物质是父母给予子女的一种财富,那么,素质与教养就是父母赋予孩子的另一种财富,是家长给予孩子的最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