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博物馆午餐后的场景。 资料图片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那些调皮、淘气、不懂规矩、经常搞恶作剧,时不时闯祸,甚至有些招人讨厌的孩子,常常被人们称为“熊孩子”。近年来,这个词频频见诸媒体,这些孩子虽然在孩子们中间不占主流,但影响却极其不好。可以说,“熊孩子”的不良言行一次次地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父母身上,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
形形色色的“熊孩子”真能“作”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江苏省太仓市一小区保安在巡逻时发现,4号车库内的灭火器被人使用,地上到处都是灭火器的干粉残渣。物业当即报了警,民警调取车库内监控后发现,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竟是一群十来岁的孩子。监控显示,4名男孩先是在车库中奔跑,随后取出放置于消防箱中的灭火器,互相喷洒玩耍,车库中瞬间烟雾缭绕。
5月7日晚上9点多,住在江苏省常州市某小区居民楼四层的初中生小陈,因为对火有好奇心,从窗口扔下一团带火星的东西,而它恰恰点燃了楼体墙壁上的排水管。幸好被2楼的邻居李女士及时发现,报警并召集邻居一起灭火,避免了一场火灾。
前不久,山东省德州市一位女驾驶员因涉嫌故意遮挡号牌被交警拦停。然而,看到自己汽车车牌上遮挡的小卡片,女司机一脸茫然。后经民警调取监控发现,“遮挡”车牌系一个小男孩所为。而按照法律规定,驾驶人依然对此负有责任,女司机受到驾驶证记1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她被这个自己不认识的“熊孩子”坑了!
对于“熊孩子”,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公共场所的肆无忌惮。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程雪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如果我看电影或听音乐会时和小孩邻座,会感到郁闷:他们轻者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坐到椅子的扶手上或玩手机游戏,重者不停地大声说话、吵闹,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来的!”
程雪表示,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即便忍无可忍提醒一下,往往五分钟有效,之后又会故伎重演,所以只能选择沉默。”
家长宋女士告诉记者,8岁的儿子很喜欢动物,北京自然博物馆、国家动物博物馆是她和儿子经常去的地方,“每次都能遇到一些孩子在博物馆里蹦蹦跳跳、攀爬护栏;有的孩子把吃完的零食包装纸随手扔在地上。如果遇到两三家一起带着孩子来的,几个孩子一兴奋,很容易追跑打闹,大声喧哗,博物馆成了游乐场。现在,我和儿子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熊孩子”的表现不同,他们或不分场合地点吵吵嚷嚷,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或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在商场的地上撒泼打滚;或由于被批评而愤愤不平,趁你不注意删掉你电脑里的文档、摔坏你的手机;或为了一款迷恋的电子游戏偷偷刷爆父母的银行卡;抑或无视公共环境而在电梯里、大街上乱扔垃圾;还有校园欺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规则意识,缺乏自控力,缺乏教养,不懂得换位思考。
“熊家长”造就了“熊孩子”
很多时候,“熊孩子”种种不端的表现都发生在家长的眼皮底下,而家长的视而不见,无疑是纵容了孩子变本加厉地“熊”下去。比如,带孩子上亲戚朋友家做客,孩子乱动人家的东西,随意损坏主人家的私藏,家长说:“他不是故意的。”带孩子去商场逛街,孩子东摸西蹭,甚至去掀别人更衣室的门帘,家长说:“他还不懂事。”孩子做了出格的事,家长不好好教育,而是马上站出来辩护,家长为“熊孩子”行为的开脱都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即他还只是个孩子啊!既然是孩子,何必如此苛责呢?理应得到周围人的谅解。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允许孩子想干就干是让孩子发挥天性,是尊重孩子的个性,是自己教子有方。
去年夏天,记者在从威海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亲眼看到,一年轻妈妈和女儿在手机上看动画片,音量很大,看到高兴处,女孩忍不住尖叫,而妈妈并没制止;当动画片的片尾歌出现,这位妈妈竟开心地搂着女儿随着音乐又唱又拍手,陶醉其中、旁若无人,丝毫不在意周围乘客无奈的眼神。
而从车厢的尾部,传来更加吵闹的声音:那是三个家庭一起旅行,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做游戏,笑声、欢呼声、打闹声不绝于耳;家长们则开心地打扑克牌,边玩边大嗓门地说笑,很是惬意,根本没有考虑到时值中午,他们的行为影响了车厢内其他旅客的休息,也对身边人的侧目无动于衷。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浙江的一个10岁男孩,因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影响了自己在家中看动画片《喜羊羊》,居然用刀子割断工人的安全绳。幸好绳子有两根,工人最终得救。令人气愤的是,孩子父亲对此事的态度是:“给工人赔偿一根新的绳子”!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杨女士对记者说,她居住的小区电梯里经常有孩子小便,物业多次张贴通告禁止这种行为。有一次,一个在电梯撒尿的孩子被她当场“逮住”,没想到随后来到的孩子爷爷却质问她一句“那还让孩子憋坏了不成?”
家长的这种处理方式,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即自己还小,既不需要遵守规则、受什么约束,也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什么责任,可以享有特权,我做的就是对的,即便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应该被原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被采访者表示,“不少家长护子心切,你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有父母为自己撑腰,孩子有恃无恐更加无礼。”可以说,“熊孩子”屡屡闯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放纵,没有给孩子设置一个行为的底线,或者说,家长自己就没有这个意识,使得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规矩”,也很难建立起是非观念。
除了袒护孩子,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做“熊事”,采取打骂的态度,但这种打骂,基本只是家长在情感上的大发泄,而由此带来的问题麻烦也不少。《儿科学(Pediatrics)》上的一篇研究发现,跟没有挨过打的孩子相比,挨过打的孩子行为问题更多,做“熊事”的频率也更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养不教,父之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熊孩子”多半是家长一手培养出来的。家长规矩意识淡薄,是非观念模糊,礼貌教养缺失,同理心缺乏。在如此言传身教下,孩子不“熊”也难。
给孩子宽松但不放纵的成长环境
“熊孩子”并非坏孩子,但如果不好好引导,将来很可能养成一身的毛病、成为令人讨厌的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感觉现在“熊孩子”多,89.4%的受访者指出“熊孩子”的出现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69.5%的受访者归因于父母没原则的宽纵和溺爱,83.3%的受访者强调对孩子的不当言行要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
《半月谈》杂志的一项网络调查问卷也显示:参与调查的2.8万多名网友中有72%认为,“熊孩子”不是天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但出现“熊孩子”,首责在父母。
所谓“乖巧”“安静”“守规矩”都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幼儿期是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和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尽管两三岁小孩还无法感受公共空间的含义,难以在公共场合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如果家庭和社会能施以持续的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就已经可以守规矩了。因此,在孩子的幼儿期,父母有必要向他们灌输一些规则意识,让他们知道必要的行为规范和公德底线,清楚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到,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家长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坚决地制止。
孩子做了错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让他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一定代价,比如有的孩子搞恶作剧划了别人家的汽车,家长务必带着孩子向受害者当面道歉,并扣掉孩子几个月的零花钱给对方修车,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这也是给孩子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将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引导。
家庭教育需要遵循孩子的心理特征来进行,孩子的心理需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如果缺少必要的爱护,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导致孩子做出一些偏激行为;二是对秩序感的需要,孩子其实是特别渴望被管教的,他们渴望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明白一些事理,成为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因此,家长尽量多陪伴孩子,让他们浸润在父母和家人之间爱的氛围中,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在日常生活中、在琐碎的细节中,家长应承担起“规则制定者”“规劝者”甚至“惩罚者”的权威角色,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实施共情教育,使之体会到家的温暖、人间之爱,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控制情绪,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换位思考。
同时,在守规矩方面,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表率,逐渐使孩子将规矩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学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