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西卡
一天在超市里,我突然听到刺耳的孩子的尖叫声,抬眼望去,看到一位母亲正试图把躺在地上大哭大叫的儿子抱起来,旁边是散落在地上的麦片盒子。
母子俩僵持了很久,哭闹着的孩子任凭母亲怎么拉就是不起来。母亲有点急了,直起身体双手叉腰,对着儿子说:“我刚刚和你说没有,不要乱跑,你看撞倒东西了吧。我数三下,你给我起来,1,2,3!”孩子没反应, “你再不起来,这个月你都别想再看动画片了。”话音刚落,孩子用更加激烈的方式反抗,直接躺倒在地上踢腿了。
母亲涨红了脸,气急败坏地一把拉起了地上的儿子,一个劲地说:“我平时怎么教你的,你就是个混球!让你别跑你偏跑,你就是个坏孩子!”然后匆匆忙忙把麦片盒捡起来放好,直接拎着孩子走出了超市。
看到这一幕,我觉得好熟悉,熟悉的不是我也曾做过一模一样的事情,熟悉的是,我也有过好多好多次,因为孩子的行为,特别是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让我情绪失控,出口说了很多很多重话。
“你是个混球,你是个坏孩子”,心平气和地想,真的至于吗?那个男孩只有两三岁,他也许只是一时兴奋不小心撞倒了麦片盒,我们真的没有更好的方式说话了吗?
这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公外婆经常对我和哥哥说的话,“你这个孩子就是一摊烂泥扶不上墙”“没见过像你脾气这么臭的孩子”“这么大的人了,走路还总是跌倒,不知道饭吃到哪里去了”“你的脑子里有什么啊?”还有很多我都不愿意写出来的话语,直到今日我打下这些字还会觉得难过,我们当年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羞耻感和内疚感有很大的不同
“恨铁不成钢”,这是我们从小经常听到长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想要管教我们,希望让我们变得更好。如果这是所有父母的初衷,那就需要清楚地区分,管教不该让孩子产生羞耻感。可惜时至今日,大部分父母都分不清“羞耻感”和“内疚感”的区别。
内疚感是因为我们做了不符合社会价值、行为准则的事情,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希望改变,这就是管教的目的。而羞耻感却是来源于我们对于自己状态不满意不接纳,于是我们本能会逃避和隐藏。内疚感是“我做错了一件事”;羞耻感是“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想想,我们打着爱和管教的名义对孩子脱口而出的那些话,“你很笨,你很差,你是坏孩子”,我们到底是让孩子意识到事情错了,还是让孩子觉得自己这个人差劲了?
羞耻感会让孩子屡教不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越是打骂成长的孩子越是顽劣,越是在“语言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越是叛逆?因为说不听、管不住,家长就会更经常地打骂,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配合度高的孩子首先需要高自尊,当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被爱的,真正看重自己的,他才能意识到,自己需要符合一些社会规范。而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打着管教名义“羞辱”孩子时,我们摧毁的是他们的自尊,增加他们的羞耻感。
羞耻感会让人看轻自己,会出现两种极端模式。一种是逃避型,你们都不理解我,我也不想了解你们,你们说的我统统不听;一种是进攻型,你越是这么说我,我就越这样做,“破罐子破摔”。
防止父母自己的羞耻感
我女儿小D的认知老师曾说,为人父母需要通过的一大考验就是不管在哪里,都能持续地用同样的方法管教孩子,不以环境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更容易在公共场所发飙,就像超市里的那个妈妈,似乎是感觉到了所有人都在看她,所有人都在评判她,“不是个好妈妈,孩子都管不好”。于是,忘记了所有温柔坚定正面管教的方法,剩下的只有应激反应。
如果父母无法做到完全不顾他人的眼光。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不恋战,及时撤离。每次小D在公共场所撒泼,我会特别简单地对她说,“你很生气,我们离开这里静一静,然后你再告诉我,需要什么。”然后第一时间带小D离开,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场地。
这一招很管用,当没有了别人的眼光后,我会更加清楚地知道,怎样是最好管教孩子的方法,而不是气急败坏地羞辱孩子,向周围人证明我是个好妈妈,我在教育孩子。
其实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源也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羞耻感在作祟。如果我们一时半会无法做到完全不理会外界,那不妨学会一些策略来规避这样的情景。
羞辱不会让孩子进步,它只会让孩子丧失自己,压抑自我。最可怕的还不仅仅是羞辱本身,而是我们打着爱和管教的名义对孩子进行羞辱却不自知。
(作者为微信公众号“大J小D”创始人,育儿专家,著有《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