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4月18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时代女性 “大地妈妈” 易解放的绿色情怀 周玉梅:剪出心中最美的《红楼梦》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玉梅:剪出心中最美的《红楼梦》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袁鹏

“我常想,书里的那些女孩子那么有才华,生活中那么讲究、优雅,在现实生活中,她们都一定是特别精致的人!”

周玉梅在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讲述往事的时候,有些意犹未尽,仿佛仍在揣摩着书中的那些人物。

多年前,周玉梅用整整5年的时间,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几乎是足不出户,倾尽心力用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剪出了一本连环画版的《红楼梦》。作品问世后很快受到业界的关注,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周玉梅也成为被媒体关注的人物。

让人不能理解的抉择

20世纪80年代,周玉梅是甘肃省山丹县烙画厂的一名职工。1997年,企业的改制却使得周玉梅不得不面对下岗的窘境。

当时的周玉梅已经成家,也有了孩子,为了生活,丈夫也曾建议周玉梅去做服装生意,但左思右想,周玉梅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也不愿意去做生意。眼看着自己最钟爱的民间艺术之路就这样中断,周玉梅说那时候是自己最灰心的时候。

“我的骨子里喜欢画画,喜欢民间艺术,我不喜欢去做别的工作。这也是当年我嫁给爱人时的一个要求,必须支持我的事业!”周玉梅说。

其实,还在烙画厂工作的时候,周玉梅就曾经有用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展示《红楼梦》等名著的念头,但那时她只是做过个别人物的创作。下岗使周玉梅掉入了人生的低谷,同时也使周玉梅静下心来思考、确定自己对艺术的抉择。

经过短暂的徘徊后,周玉梅做出了一个令当时周围的人都非常难以理解、甚至被认为荒唐可笑的决定:她要用民间剪纸艺术的模式创作一部《红楼梦》连环画。

创作中,像着了魔一样

“小时候,我看过一部《红楼梦》电影,当时我就觉得电影里那些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服饰特别美,我特别喜欢!”这也许是周玉梅创作的最初由来。

下岗时的周玉梅,经过多年的美术学习,已经熟练掌握了烙画、麦秆画的工艺和技法,但她认为这些艺术形式不太适合去进行连环画创作。周玉梅从小就和奶奶、母亲学剪纸,在烙画厂多年的专业美术学习中,剪纸的技法她早已掌握得非常熟练。“只有剪纸这种艺术形式适合展示连环画,剪纸创作的物质成本也比较低。”周玉梅告诉记者。

在着手创作的那些日子里,周玉梅查阅、搜集了自己所能找到的大量关于《红楼梦》的图片、绘画以及影视资料,从中积累创作的经验和思路。一遍遍通读原著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周玉梅也不知道自己把学生时期就喜欢的《红楼梦》这本书读了多少遍。为了揣摩、研究人物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她把原著中的一首首诗词都抄录到笔记本上,闲了就一遍遍地诵读,许多诗词她都能熟练背诵。

“连环画创作不同于一般的剪纸人物创作,它的故事情节有连续性,每幅画、每个人物、每个场景,包括建筑、服饰、花木、山水等等都要有独立的构思、创意。”这对周玉梅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尝试。

从一开始,周玉梅就没想过模仿别人的创意和人物造型,她觉得那是抄袭。周玉梅告诉记者,那段时间里,她完全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一天不出门,冥思苦想进行创作。

“单纯从剪纸的技法来说,对我不是什么难事,最难的是构思和创意。有时候,我闭着眼睛一边听《红楼梦》插曲,一边自己也吟唱,默默进行构思。”

剪纸不像在纸上画画,要保持每个人物在剪了服饰、场景后还能让读者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对于周玉梅是很大的挑战。每一个场景、情节中的人物情绪、精神世界都会不同,为了创作,她就会随着这些人物的情感精神变化去想象、体味人物的情感变化。

“那时候我就感觉和书中的人物生活在一个场景里,同悲同哭同快乐。包括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我都会不自觉地模仿出来!”

有一次,正在创作一幅作品的关键时候,周玉梅的剪刀坏了,听说有个地方卖剪刀,还沉浸在作品情节中的周玉梅风风火火地就去买剪刀,以致一个熟人在街上看到她,以为她有了毛病!

“那时候,我真像着了魔一样!”周玉梅说。

如果有再次,我会做得更好

“那时候,我搞剪纸创作一分钱不挣,就靠做公务员的丈夫一人的收入生活。而且,日常生活都是家里人料理,连买菜都是年幼的儿子来完成的。我的老师也对我的做法不理解,因为我毕竟不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专业人员。”

就在周玉梅这样把自己封闭起来进行创作的同时,她遇到了不少来自外界的质疑。

有人问她,你创作的剪纸是别人订制的吗?周玉梅告诉对方,不是!别人问她搞剪纸创作能赚钱吗,周玉梅不置可否……外界的议论、不理解,甚至嘲讽,让周玉梅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但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周玉梅还是挺过来了,因为她发现,除了搞美术创作,她没有别的选择。

“宝黛初见”“醉卧芍药花”“元春省亲”“宝钗过生日”等一幅幅周玉梅自己创意、构思,饱含着她的汗水和艺术内涵的《红楼梦》连环画剪纸作品被创作了出来。期间有不少作品都是几易其稿、反复构思、反复创作完成的。

记者看到,在“黛玉抚琴”这幅作品中,周玉梅通过对人物眉毛、眼神的细微刻画,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忧伤。而在“元春省亲”“宝钗过生日”这些复杂场景的创作中,她通过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得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剪纸最难的是,如何让平面的纸张看起来有立体感,在周玉梅创作的大观园等大型建筑景物中,让人一望而感知到丰富的层次感……

在整整5年的时间里,周玉梅用去了2000多张纸张,用坏了十几把剪刀,仅刀片就用去了上百包。2005年,一本厚达506页的连环画版《红楼梦》终于问世了,周玉梅的“红楼梦”成功了。

“红楼梦不仅是爱情小说,也不只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它的内涵太丰富了,对我个人而言,我也学到了许多做人和生活的道理。如果是今天创作红楼梦连环画,我想我一定会做得更好!”周玉梅说。

今天的周玉梅,已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在山丹县政府相关部门及妇联的帮助扶持下,她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她一边进行剪纸、烙画、麦秆画等民间艺术形式的创作,一边带领一帮姐妹通过民间艺术创作增收致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