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董桂芬(左一)应邀赴京参加“神七”庆功会,与飞天英雄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合影。 (资料图片)
主人公语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要用钉子精神,攻克每一个技术难关,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天,在杨利伟宇航服上呼吸用的供氧管,就是我手上的这一根软管。”董桂芬拿着一根看似普通的蓝色软管自豪又激动地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
宇航服上的软管,是生命维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航天员的生命息息相关。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太空软管的研制者正是沈阳第四橡胶厂高级工程师董桂芬。
“我是1996年接到‘神舟一号’飞船用橡胶产品研制任务的。这项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尊严,更关系着航天员的生命。在太空橡胶管的研制领域,国外对我们进行了严密的技术封锁,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参照和借鉴的数据。”找不到可借鉴的资料,没有成功的先例,甚至连实验用的原材料也没有。胶管实验需要的原料质量要求太高,没有哪个厂家愿意生产。董桂芬开始了漫长的搜寻,河北、山西、山东、四川,所有可能的供应商都跑遍了,才凑齐了试验用的材料。
董桂芬回忆道,那段时间是最煎熬的,她时常被压力压得透不过气。“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就像被绑在实验台上了。”
太空软管要求绝对无毒,对柔软度等所有指标的要求都极其严格。在试制过程中,软管全部手工成型。试制的环境要求无尘,不能戴手套,滚烫的橡胶经常把操作者的手烫出水泡。即使手烫伤了,也不能上药,因为药品可能沾染到软管上,影响测试的精准度。
研制软管的那段时间,董桂芬的手常被烫伤,“我们研制小组每个人的手都被烫伤过。下班回家,手都不敢沾水,不敢洗脸,连拿筷子都不行,手疼得直抖,根本夹不了菜,到了晚上更遭罪了,疼得闹心,第二天还得继续干活,师傅们都咬牙坚持着。”
董桂芬给记者看了当时研发过程中留存下来的资料,车间里大小胶管成百上千,摆满了台案。而真正用于航天员身上的管道只有两三根,绝对精密和严谨。试验中,软管在甲苯胶液的溶剂环境下试制,发出难闻的气味,熏得人几天都吃不下饭,可是到第二天,项目组的成员还要坚持上班。
从接到任务,到太空软管正式装备“神舟一号”,艰苦的研制工作一共进行了三年。董桂芬和项目组的师傅们用自己的双手在滚烫的模具中做出了成百上千根测试用的胶管。任何一次微小的改变,都意味着从零开始。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两根完全合格的胶管终于诞生了。经过“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的太空测试,2003年,董桂芬研制的软管被安装在杨利伟的宇航服上。
2003年10月15日15时52分,杨利伟向地面报告:“航天服性能良好,飞船工作正常!”董桂芬的眼泪“唰”地一下流了下来。
刚刚圆满完成了第一根软管的研发任务,董桂芬又开始了新的研制工作。这一次她研制的是舱外使用的橡胶软管。同样是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没有先例,没有退路。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董桂芬和她的研究小组整整经历了十年时间。
2008年,“神舟七号”载着三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飞向太空,这一次,翟志刚将进行舱外太空行走。翟志刚宇航服上的橡胶软管,能够经受住外太空的严酷环境吗?当时,研制小组所有人员都屏住呼吸,通过视频,董桂芬看到航天员身着洁白的航天服,在红色的五星红旗映衬下格外英姿飒爽,视频中传来“翟志刚报告:‘神舟七号’已出舱,身体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候。”
“那个时候,我心里充满了自豪。舱外宇航服的橡胶软管是我们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终于得到了验证。”那一天,董桂芬又一次激动落泪。
从1999年“神舟一号”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所有宇航服上使用的太空软管都出自董桂芬和她的研究小组。由于工作性质特殊,这些年,董桂芬和研究小组取得的无数科研成果都不能申报科技奖项,他们的奉献无人知晓。
作为中国橡胶研究领域的顶级人才,董桂芬的收入并不高。有些大学同学劝她到其他橡胶企业挣丰厚的年薪,董桂芬却说:“我会留在橡胶四厂,干到退休。25年了,我用亲手设计研制的橡胶管帮助我们的国家实现了飞天梦想,我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也实现了我与航天员‘同呼吸’的人生梦想,我对我的选择从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