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丽清
“你给上课走神起个名字,叫什么比较好呢?”
“你上一次写作业细心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具有启发性思维的问话是叙事治疗的对话方式,它让每个孩子觉得问题和人是分开的,也是好玩的、有意义的,从而使对话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
叙事治疗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创立,他主张人不是问题,强调人与问题分开,把问题外化。叙事治疗是深受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问题拟人化”“搭脚手架”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到成长,还能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变得乐观、自信。
笔者是一位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一次语文课上,一个男生不停地和同桌小声说话,偶尔偷着笑,手里还不停地做各种小动作,他的表现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我没收了他一个2分纪律币(一次课纪律好可得到2分),他不再搞怪了,小嘴高高地噘着,脸上“写”着大大的不开心。一会儿,他开始面壁流泪,看得出他很在乎那个纪律币,那是他能力的一种表现。接着他的胸脯开始大幅度地起伏,眼泪也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我一边观察一边讲课,觉得他的情绪发泄得差不多了,就对他说:“这个坏脾气是怎么来的,你觉得它像一种什么小动物,你把它画出来好吗?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听了我的话,他开始拿出一张白纸画。下课铃声响了,我看到他正高兴地画着一只小老虎,全身长满钢针一样的长刺,还真像他刚才的样子呢!
我好奇地看着,说:“哦,原来是这只长刺的小老虎在上课的时候来打扰你了,你想不想把它赶走?让它不再来烦你?”他一听,忽闪着大眼睛说:“想啊!”
“你那么聪明,你一定能想出好办法,让它不再来找你,试试看!”听到我的鼓励,他的大眼睛骨碌碌地转起来。放学时,他高兴地跑到我面前,神秘地对我说:“老师,我把那只小老虎撕碎了,扔到单元门的遮雨顶上,它再也不会来烦我了!”
“那它下次再来烦你,怎么办?”我问。
“我就把它再画出来,烧了!”
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我也开心极了。每个孩子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和主人,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可以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不给他们贴标签,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问题,从而让自己变得自信。
叙事的问话也是开启孩子思维的重要途径。在一次听写生字后,一个叫张桐的女孩在自己的位置上边改错边哭,让人看了心疼。旁边的小伙伴在不停地拍着她的肩膀给予安慰,我好奇地走过去问:“错字让你那么伤心是因为什么?”她边抽泣边答道:“我气自己……总分不清……拼音的二声和四声……”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原来,她哭泣的背后是一颗不服输的上进心!我问她:“你分不清这两个音调,总出错,想过用什么办法让错误离你远远的,从现在开始你想怎么做?”听了我的问话,孩子眼泪止住了,转动着眼睛,小脑瓜开始思考我的问话了,她会用想到的方法去解决困扰她的小问题。果然,不出一个月,她的生字音调问题已全部解决。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宝藏,我只是通过叙事的问话方式,帮她找到通往那扇门的路而已。
“搭脚手架”一词源于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这个发展区指智力方面,其实,儿童的心理同样有这样的发展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一方面从学生的智力出发,提出适于他们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一次讲《家》的公开课上,我问学生:“你们知道少数民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吗?”问题一抛出,学生表情懵懵懂懂,我立刻意识到我的“脚手架”搭得太高了,瞬间调整,“你知道内蒙古的小朋友喜欢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吗?”孩子们顷刻间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了。之后再学习几个不同少数民族的风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实,这种方法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适用。
作为后现代的叙事理论,它有多元的哲学观,从叙事的角度看学生的问题,看教育的问题,尊重、接纳、相信孩子,才能真正看到每个生命的无限潜能。
我们以怎样的视角看孩子,对孩子的整个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停留在问题的视角,总是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很有可能教育出有问题的儿童;而如果停留在好奇的视角,就比较容易教育出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儿童。让叙事走进课堂、走进家庭,让每个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故事,直面自己的问题,想出解决的办法,这一个个问题故事就成了孩子生命中的“明灯”,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
(作者为山西省大同矿区恒安新区S区平盛三小高级教师)